殘疾人工作計劃4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殘疾人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殘疾人工作計劃 篇1
20xx年,滕莊子鄉黨委政府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發揚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的干事精神,緊緊圍繞全鄉中心工作,明確目標、堅定信念、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推進全鄉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鄉域經濟的不斷壯大和農村環境面貌的持續提升。
一、工作思路
20xx年全鄉將重點圍繞實施“五大戰略”、爭創“五個第一”、實現“三大變化”、打造陽光政治,結合全市“千項基礎性工作”建設,緊扣“創新務實促和諧,實干為民謀發展”的主題,加快推進園區和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小城鎮建設、打造精品307國道、持續進行美麗鄉村打造、發展生態旅游業、推進生態農業發展,創新鄉鎮干部工作模式,建設靚麗、繁榮、宜居、和諧滕莊子。
二、重點工作
(一)園區和項目建設
園區是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項目建設的集聚地,城鄉統籌發展的結合部,抓住了園區經濟,就抓住了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脈搏。滕莊子鄉將結合企業發展趨勢、特點和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實際,著力調整園區布局,狠抓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短期與長遠發展相結合,新老園區發展并重,立足構筑新平臺、營造新環境、創造新機遇、謀求新發展。將把握XX市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良好時機,以其為依托,把強力推進XX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城西工業園以及南滕新產業園功能建設做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智力強力推進。
1、煥發老園區新生機。做好滕莊子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改善提升,力促老工業園煥發新的生機動力。一方面把南滕線田路分家與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結合起來,從園區土地、道路、機井等硬件基礎設施上加大力度,確保改善提升。另一方面從政策和企業服務上做好支持,利用好白莊老園區現有的4000畝未利用地,調整規劃,整合未利用地資源,真正實現園區的'招商擴容。
2、聚集大鎮區小產業。加快鎮區產業聚集,利用鎮區郝二師父廟北側土地,引進一批投資小、投產快、效益明顯、能夠聚集勞動力的小微項目,形成產業聚集。以產業聚集財氣,以財氣吸引人氣,以小城鎮的人口聚集和經濟繁榮促進鎮區范圍的逐步擴大。
3、打造新園區新起點。充分利用中王曼片區500畝土地資源,以韓國世原為龍頭,帶動周邊汽車相關產業發展,引進現代汽車配套商落戶我鄉。充分發揮我鄉的近城優勢,打造商貿綜合體,積極促成深圳海吉星城市物流項目和浙江渤海五金商城項目的早日落地。同時,借助南滕線開工建設的良好時機,解放沿線土地資源,規劃建設一個占地4000余畝,與北汽、現代汽車相配套的中型企業新興產業園區。
。ǘ┬〕擎偨ㄔO
按照“城鄉互動、以鎮帶村、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和“四鎮同創”相關要求,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加快城鎮發展步伐,完善功能,強化管理,努力提高城鎮品位,在推進在建工程的同時,優化小城鎮布局,努力實現小城鎮集中連片發展。
1、確保在建項目收尾完工。完成20xx年小城鎮建設規劃的收尾工作,抓好商住小區的開工和建設,保證建設質量和進度,確保20xx年實現入住條件。做好鎮區小學、幼兒園建設的按時完工和配套建設,確保20xx年9月份具備入學條件并實現招生。同步做好商貿街的規劃建設、滕莊子衛生院的改善提升和“西大門”標識物的設計建設。
2、確保鎮區范圍不斷擴大。充分利用供銷社存量土地,靈活運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拓展小城鎮建設空間,擴大鎮區范圍,把小城鎮做成大文章。
3、確保小城鎮建設連線擴面。利用嶺莊老政府開發商住小區,做好前期土地出讓、拆遷改造和商住小區的規劃設計,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把嶺莊做為我鄉小城鎮建設的一個亮點工程,實現小城鎮建設的連線擴面。
4、確保醫療條件改善提升。促進滕莊子衛生院和嶺莊衛生院的改造提升,積極爭取資金,實現人才引進和醫療器械的升級更新,提升我鄉衛生院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改善附近居民的醫療條件,打造成我鄉小城鎮建設又一亮點工程。
。ㄈ┟利愢l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場改變農村落后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民生活方式,轉變農民生活觀念的一場革命。要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讓百姓感悟到美麗鄉村帶來的好處,喚起農民觀念意識的轉變。更要通過后期的制度建設和長效運行,保障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實現農村環境的根治和改觀。
1、探索長效機制。做好20xx年北王曼、嶺莊、西白莊等9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的持續改善和長效運行。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培育各村特色和探索長效運行機制,保障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做到精益求精、特色鮮明。同時推動鄉村環衛一體化工作的不斷完善,引領村民衛生意識轉變,豐富環衛資金籌集來源,優化垃圾最終處理方式,并適時引入市場機制,確保環衛一體化的長效運行。
2、擴大覆蓋范圍。按照三年做完全部鄉村的標準,按照沿線分布、連點擴面的標準,新增孔店、嶺莊、前龐、后龐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追“凈”逐“綠”,實現人居環境的改變和文明村風、民風的培育。根據各村實際,統一設計具有特色的村莊標識,同時做好307道路沿線的綠化、凈化以及違章違建處理,做好沿線村莊的綠化、美化、凈化的縱深發展。
3、組織文化活動。把探索美麗鄉村長效機制同農村文化建設聯系起來,通過各類文化組織活動的開展帶動村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引領村民自覺摒棄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實現美麗鄉村的長效運行。
4、制定村規民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村掃黑除惡滅霸掃痞行動的深入開展,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并通過包村干部幫助各村建立村規民約,倡導農村形成積極、健康、和諧的核心價值觀念。
殘疾人工作計劃 篇2
為進一步加大村殘疾人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殘疾人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生活,根據該村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平等、參與、共享”的要求,著力提高面向殘疾人的產業發展能力,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努力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廣大殘疾人在積極參與小康社會建設的同時,共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成果。
二、工作目標
以促進殘疾人就地創業為重點,通過幫扶產業發展、資金補助等特惠方式,努力使廣大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殘有所助、勞有所得,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共享小康生活。到20xx年,爭取殘疾人幫扶對象人均年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推動受幫扶的殘疾人生活水平有明顯改善。
三、幫扶對象
凡是本鄉戶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第二代),有發展產業意愿的的殘疾人,為幫扶計劃的實施對象。
四、幫扶內容
1、以養殖業發展為主,對村24戶農戶實施家禽養殖,計劃發展養雞戶8戶,養殖土雞230只,養鴨戶7戶,共計養鴨300只;發展家畜養殖4戶,養羊5只,養豬25頭;幫扶岳菊香等6戶殘疾人水產養殖5畝3000尾。
2、以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為依托,聯系指導3戶殘疾人發展果園3.5畝,努力共建水果采摘基地。
3、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每年舉辦3-4次各種不同類型的短期培訓班,廣泛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殘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增強貧困殘疾人掌握實用技術的能力。鄉民政辦負責做好殘疾人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同時根據殘疾人的實際需要,組織科技人員或科技能手進村入戶現場指導。
殘疾人工作計劃 篇3
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戶”、“六項行動計劃”總要求,通過對大元村致貧原因分析,結合駐村工作組開展工作情況、村支“兩委”的工作部署、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以及逐戶走訪村民了解的情況,為盡快解決貧困問題,使大元村群眾盡早脫貧致富,特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一、基本情況
大元村位于樂安縣鰲溪鎮南西方, 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為主,山間平地較少。氣候以亞熱帶季風為主,適宜水稻、土豆、紅薯等糧食作物生長。土壤以富含氮、磷、鉀等元素的沙土土壤為主,適宜烤煙、辣椒、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生長。
大元村是鰲溪鎮十八個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積1420畝,現有干部4人,其中農村干部3人,共有1個黨支部,12個自然村,8個行政組。其中大元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組、排下組、小代坊組以發展蠶桑為主,種植大戶劉秋華、平中華等,大元村農業產業經濟發展勢頭好,這將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貧困狀況
一是貧困人口分布廣,居住條件邊遠落后。轄區內12個自然村,8個行政組,其中8個行政組處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帶,這些村邊遠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因素制約,群眾生產生活十分貧困,靠農田土為生,自給自足,無生活來源,生活條件極差。如陂下、竹員、新樹嶺行政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數多、貧困度深。20xx年,期末農村人口1387人。調查扶貧對象為79戶278人,約占全村總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返貧現象突出。自然災害頻發,泥石流、干旱、冷凍害等災害時有發生,給農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返貧現象嚴重。三是貧困人群中有部分無脫貧能力,脫貧形式嚴峻。部分聾啞人、癲癇病人、殘疾人、智障人等,他們基本上沒有勞動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關懷生存。四是發展相對滯后,財力緊張,財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處山區,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低、總量不小,發展不足,財力投入扶貧開發非常有限,依靠財政救濟可謂杯水車薪,需要上級部門的財政扶持。五是社會民生事業落后,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投入不足。農村教育設施薄弱,村級小學設施落后。大元村無村級衛生室,患病無法及時在村里治療,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給老百姓生活帶來負擔,致使農村缺醫少藥看病難問題較為突出。
三、致貧原因分析
對大元村貧困狀況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資金緊缺,種植技術缺乏,嚴重制約產業發展;二是貧困人口分布廣,居住條件邊遠,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三是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返貧現象突出;四是傳統農業耕種觀念更深蒂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十分艱難;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因素制約。
四、急需解決的主要困難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通村、通組、串戶路硬化、危房牛欄拆除改建、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美化農村環境,提高農村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通訊等民生設施。二是加大對貧困戶扶貧到戶幫扶力度。轄區內共有貧困戶79戶,貧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資金、制度、人員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對精神病、殘疾等無能力脫貧患者在制度上給予長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對一般貧困戶幫助解決飲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問題;另一方面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幫助貧困人群脫貧致富。三是增加扶貧項目支持大元村實施整村推進。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給予扶貧項目資金支持,實施整村推進計劃。四是加大產業扶持力度。農村融資體系落后,農民融資困難,農戶產業規;木薮笞枇,同時可以幫助完善產業發展所必須的其他硬件設備,如道路、水電等。五是加大種養殖技術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時積極加大農村剩余勞動轉移的技能培訓,增加其收入。
五、幫扶計劃
通過對大元村致貧原因分析,結合本村村情民情,為盡快解決貧困問題,盡早脫貧致富,使大元村廣大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一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群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每年實行輪作,需要烤房修建、供電等費用問題;計劃在古羅江組實施桑葉種植100畝;對種植大戶進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訓。針對種植大戶、村民技術缺乏,計劃舉辦烤煙、蠶桑等種植技術培訓。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圍繞產業建設,為切實解決廣大種植戶運輸難題,計劃在大元組新建一座現代化橋梁,需投入資金82萬元,同時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蘆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資金75萬元,可解決涉及8個組465戶1378人的出行問題,同時可解決涉及四個組258戶682人的安全出行問題。
六、工作要求
。ㄒ唬┮e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ǘ┐濉皟晌焙婉v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ㄈ┐濉皟晌焙婉v村工作組要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積極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并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鎮報告工作實施進度,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殘疾人工作計劃 篇4
結合“十二五”工作任務,康復部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20xx年具體計劃如下:
一、做好殘疾少年兒童康復救助服務
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是康復部工作的重點,繼續認真落實殘疾少年兒童康復救助各項工作,在XX市殘疾兒童康復的相關文件指引下,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包括康復訓練項目、人工耳蝸手術補貼和保繳費等各項工作。
做好20xx-20xx年公益金項目的申請、評估、轉介和結算工作。自20xx年,市殘聯公益金項目由各區實施完成,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按照文件精神,確保預報名的殘疾兒童享受此項服務。
二、做好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
1、在大康復理念的指導下,與就業、教育、職康等服務內容相融合,學習“龍崗模式”,以街道社區為陣地、家庭為依托,以專業評估轉介和康復咨詢服務為紐帶,將各項康復服務全方位下沉社區,滿足殘疾人個性化需求。
2、通過社區康復工作自查自評,發現基層專業技術人員配置不夠、場地局限等問題突出,康復部將在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區殘聯的支持下,尋求資源解決困難,為社區康復工作的開展提供硬件上的保證。
3、構建社區康復服務網絡新平臺。在“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基礎上,構建社區篩查與診斷、轉介服務、檔案服務、康復治療與訓練、輔具適配、職業康復、教育康復、托養服務、心理輔導、家長培訓和社區宣傳的新平臺,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服務。
三、 做好視障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
1、根據評估結果,組織視障殘疾人由愛視眼科醫院按照訓練計劃,進行手眼協調、盤中心注視、追隨注視掃描等訓練,尤其是視障兒童的康復訓練。
2、按照《XX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根據輔具評估報告,為有需求的殘疾人進行輔具適配和使用訓練。
四、做好殘疾人家長培訓工作。
區殘疾人家長培訓學校將根據不同殘疾類別,著力于實用性和操作性,聘請醫療專家為殘疾人家長講授最實際、最直接、最迫切需要的`康復知識;定期開展殘疾人親屬聯誼活動,引導殘疾人及親屬交流康復體會,相互支持幫助;幫助殘疾人和親屬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健康水平,營造客觀向上的生活氛圍。為殘疾人家長提供專業培訓、互動交流、心理疏導等服務。
1.社區托老所由新建轉為監督管理。20xx年區民政局不再牽頭新建社區托老所,工作重點轉為提升已建成社區托老所的運營效能和服務質量,鼓勵社會力量民建民營社區托老所,實現由政府單一投資向社會多元化投資的轉變。
2.修訂《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有效期已到,結合執行以來的成果和不足,將開展調研考察,結合區實際,重新修訂完善。
3.健全養老服務設施評估考核機制。組織專家或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機構20xx年的運營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4.推進老人免費體檢工作。繼續組織60周歲以上無工作單位的戶籍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為接受體檢的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庫。
5.健全老年協會架構,發揮老年社會組織功能。加快成立街道一級老年人協會,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老年協會架構。支持和依托老年協會舉辦“幸福老人”才藝風采展演、書畫比賽、釣魚比賽、廣場舞比賽、“九九學堂”百場講座等老年文體教育活動,宣傳踐行“長者言行規范”活動,檢查老年優待政策的落實情況,推進社區老年志愿者服務。
6.開展區第二屆“敬老文明號”評選表彰工作。做好“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的申報、評選、表彰等工作。
【殘疾人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社區殘疾人工作計劃05-25
殘疾人社區工作計劃08-18
社區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范文05-11
殘疾人工作計劃錦集6篇09-29
殘疾人聯合會工作計劃05-27
最新殘疾人康復中心工作計劃02-13
殘疾人工作總結04-22
殘疾人工作總結02-25
殘疾人的工作總結05-28
殘疾人申請書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