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技術學校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技術學校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技術學校工作總結1
我們湯河鎮成 人 文化技術學校始終堅持以黨的方針、政策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方針,堅持科教興農的發展戰略,在廣大農民中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科學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向廣大農民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改善落后習俗,推動了我鎮兩個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幾年來為推動新農村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一、改善辦學條件,為成人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湯河鎮成人 文化技術學校在各級領導關心、扶持下,在全校教師的團結協作、努力工作下,建起了獨立標準化教室,購買標準化桌椅68套,配齊了檔案柜,規范了檔案管理,有獨立辦公室、綜合室,新購進檔案柜2組、標本柜2組、圖書柜3組,圖書資料達二十幾種,共計XX余冊;標本達10個類別以上,培訓設備齊全:有電腦、電視、vcd、攝像機、投影等,各類培訓光碟齊全,建有四處實驗實習基地,總面積達38畝,在本校建有小果園、塑料大棚各0.8畝,為確保成人 文化技術教育達到高質量、高水平,不走過場,我校根據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農業結構的實際,積極做好“羅非魚與河蟹混養”“大榛子育苗技術”“人參庭院栽培”等實驗項目并獲得成功,積極做好花卉彩葉草栽培和甜瓜嫁接栽培等示范項目;積極做好紫薯地膜栽培、大榛子栽培與育苗技術的推廣。種植戶、養殖專業戶達69戶,為農民每年增收五百于萬元。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現科學管理
我校堅持依法治校,以人為本的治校思路,建立與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崗位責任制》《工作例會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等十幾項規章制度,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和我鎮的.經濟基礎等實際情況制定xx長遠規劃,對今后五年成人 文化技術教育及成校的發展做了較為務實的設想。每年年初認真做好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月份工作安排,保證成教工作穩步開展。
做到三教統籌、農科教相結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項培訓工作:
1、提高農民生產技術水平的農業新知識、新品種、新技術。
2、提高農民環保和食品安全意識的農業環境保護、無公害農產品、食品安全、標準化生產等知識。
3、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市場經濟知識與技能。
4、提高農民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農業、農村有關政策等。
5、提高農民轉崗就業能力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6、提高農民的信息技術水平、定期對農民進行信息技術培訓。
每年辦長班培訓不少于200學時;中班培訓不少于100學時;短班培訓不少于8個班,培訓人數達560人。在培訓的形式上,我們采取了集中培訓與分片指導相結合;請技術人員講課與錄像教學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實踐相結合、辦長班培訓與短班培訓相結合;專題講座與參觀取經相結合等有效辦法,辦好田間學校。教師是學校前進的源泉和動力,一流的教師鑄就一流的學校,所以我們每年都要對村成校教師進行培訓不少于2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及時做好各種記錄,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與農民需要編寫鄉土教材《特色種植養殖》、《家鄉弓長嶺》,每位教師在教學之前都能認真寫好講義,把授課效果記錄下來與成校全體人員共同研究教學改進意見。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能力
經濟要騰飛,人民要富裕,科技是基礎,領導重視是關鍵。我鎮領導非常重視成人 文化技術學校建設,由副鎮長吳東俊專人負責成校工作,每年初鎮政府都要召開由鎮長、村主任、成校教師參加的成校工作會議,給予成校工作加以指導;為成校撥款超萬支持成校建設,安排專職校長。我校建立了校務委員會,堅持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制定詳盡的工作計劃,解決成人教育重大問題,并記錄在案,用于指導成人 文化技術教育工作,按編配齊教師,實施在崗進修,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了教師素質,確保成人 文化技術教育穩步發展。
四、興辦實體,辦學效果明顯
一年來,通過成校全體教師的努力,取得一定辦學效果:“食用菌栽培技術”、“冷水養殖羅非魚”等多項技術在區交流,有一名教師被市政府評為“先進教師”,一名教師被評為區優秀教師。辦經濟實體,建起了大棚養花,每年創收5000元以上,各村建起了文化廣場,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
今后,我校要把好方向、踏實工作、實現成 人文化技術教育的價值,我們會全力以赴把事業做好,不辜負領導的期望、社會的期望。
文化技術學校工作總結2
20xx年,全縣農牧民培訓工作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指導下,我們認真落實上級下發的關于農牧民文化技術培訓工作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扎實開展工作,有力推動了當我鎮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穩步向前發展.下面就我鎮20xx年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提高認識。
鎮高度重視農牧民培訓工作,為了更好地組織協調培訓活動。一是及時調整了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領導,副鎮長擔任校長,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書記擔任常務副校長,相關領導為成員的學校領導機構。為確保培訓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為確保我場培訓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真正使農牧民群眾通過培訓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識和致富技能,確實做到培訓活動不走過場,學校領導專門召開了動員大會,對培訓活動進行了詳細、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對培訓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開展。今年共培訓農牧民1100人次,培訓面達到34.90%。
二、注重實效、實用原則,豐富培訓內容,培訓形式靈活多樣
我們以提高廣大農牧民素質為目標,根據鄉鎮農牧民群
眾的經濟發展實際,結合鄉鎮經濟結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緊緊圍繞畜牧業、特色養殖業這一中心,著力在牲畜常見病防治,養殖技術,品種改良,胚胎移植、飼草種植等方面開展培訓。農機人員重點培訓了新型農機具的維護、使用等技術。培訓中我們采取了講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邀請專家小組現場講解,改變了過去只給農牧民傳授理論的方法。科技人員親自到牛棚、羊圈、田間地頭,邊操作、邊示范、邊授課,由淺入深,農牧民群眾樂于接受,深受農牧民群眾的好評。
三、優選科技示范戶,樹立榜樣帶頭作用。
在各類養殖專業戶中選擇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高、養殖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積極參與畜牧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的.做為科技示范戶,同時確定一個包村技術人員開展培訓指導的同時培養核心示范戶,科技培訓示范推廣體系更加完善,達到培訓一項、使用一項、見效一項。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行短期實用技術引導性培訓,牧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接受能力不強,學員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2.培訓資金投入單一,縣財政對牧民培訓資金的投入力度不夠,培訓設施場地條件較差,影響了培訓效果。
3.全縣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須進一步完善資源整合力度,實現培訓資源整合帶動培訓效益提升。
4.培訓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首先是加強同縣級專家組對村隊指導組的培訓指導,把常規實用、實際、實效技術通過面對面的培訓、手把手的指導能真正用到生產實踐中,每一個科技示范戶中有一個懂技術、會經營的農牧民,使培訓工程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撐。
總之,在上級單位的正確領導和重視下,在廣大農牧民的積極參與下,我們較好的完成了培訓任務。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農牧民文化素質,為我鎮農牧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