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1
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我校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調查了解情況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主任為主,聯系村委干部到村里了解留守兒童的情況,研究分析做好記錄。如:學習、生活上有無人監護管理,身體狀況如何等。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做好切實的準備,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開展為貧困留守兒童捐助活動
我校于在國際六一兒童節當天,善美天使工程基金會在我們學校開展了“關愛留守流動兒童,手拉手,一起走”主題活動。莆田市副市長張麗冰等一行領導來到我校與我校師生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張麗冰副市長在我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并向優秀、貧困留守兒童代表送出了每人500元的愛心基金及愛心書包和文具。她勉勵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刻苦鍛煉、全面發展、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時我校也收到各界愛心人士以及全體師生大力資助,學習用品和現金價值共計5000余元。使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了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5、建立健全家校聯系
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兒童進行家里,了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6、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校園里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今年舉行隆重的“六·一”兒童節給留守兒童帶
來了無比的快樂。
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后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2
為貫徹上級精神,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以教育擔責,以校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各個班級的班主任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對班級的“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致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我校教師以師德90問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班級內、少先隊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于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老師就是他們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除了在學費方面進行減免,各班還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于最前面,實踐活動中細致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并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我校教師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信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達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五、落實“留守孩子”教育管理措施。
針對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親悄缺失、缺少精神關懷等突出問題,建立幫扶幫教機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強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長”隊伍:學校要求班主任、課任老師與留守學生“結對子”,當起學生的“代管家長”。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①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二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②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③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情況等。④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干部、團員、優秀學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子幫助。⑤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2、拓寬育人途徑:學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徑上,堅持以嚴格的要求規范行為,以豐富的活動發展能力,以文明的環境熏陶性情,以優質的服務保障成長。
3、建立“留守孩子”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各校為每個留守孩子建立了檔案,全面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關注學生成長中遇到的生理、心理問題,注重心理疏導,情感溝通,習慣養成。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記錄學生發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3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即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中小學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們在全縣范圍內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各個學校在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對全縣的“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致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平江縣在校小學生69595人,其中留守兒童有28342人,留守寄宿7920人,隨祖輩牲活的18281人,隨其他親戚生活的3124人,隨代管家長生活的2937人,獨自生活的580人。在校中學生30078人,其中留守學生有11796人,留守寄宿9432人,隨祖輩生活的1364人,隨其他親戚生活的378人,獨自生活的622人。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確定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確保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縣教育局成立了以吳定輝局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我縣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中心學校做到了每學期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的座談會(家長會)。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系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2、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機制。
4、有的“留守兒童”缺乏自信,學習偏差。學校號召班里的品學兼優的學生與“留守兒童”結成“一幫一”共同成長拉手對子,做“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師負責幫扶幾名“留守兒童”,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引導“留守兒童”形成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留守兒童”得到了教育,使他們的學習、紀律、性格都有了改觀,都有了進步。
5、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學校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雖然我們在過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這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目前我縣留守兒童較多,且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之內仍會存在繼續增多的趨勢,所以我縣考慮建立寄宿制學校,建成學生宿舍,以便于學校對分散寄宿在校外或親戚家的留守兒童的集中管理;
2、在落實學校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觀存在的因素的影響,學校方面的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薄弱之處,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進。
總之,政府、社會、學校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關愛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新形勢下的新課題與新任務,為做好這一工作,我們將不懈地努力著!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集錦4
增強全社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為留守兒童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我局認真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我局十分重視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進社區”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干部職工進行幫扶工作,確保特殊群體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實施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局每位干職工與兩名留守兒童結為幫扶對象,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擔當了“代理家長”的角色,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集體關愛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目前,我局共結成幫扶對子23個。
三、持續開展“笑臉行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個一”:即每半年開展一次家訪,幫助其家庭解決困難,指導委托監護人加強和改進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每三個月與留守兒童父母通一次電話,通報孩子的`情況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詢意見;每一個月與留守兒童開展一次活動,開展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幫扶。關愛人員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加強留守兒童節假日管護,確保留守兒童安全快樂地度過節假日。活動中,我局共走訪留守兒童家庭16次,開展課外活動4次,為幫扶兒童提供書包等學習用具23套。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與家長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是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健康成長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7-26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0-04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3-23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0-30
中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2-22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4-25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7-27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優秀05-19
優秀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0-09
[薦]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