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竹山縣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竹山縣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xx年,竹山縣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在省、市扶貧主管部門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縣上下搶抓被列入省扶貧貸款貼息試點縣機遇,緊緊圍繞“興致富項目、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的扶貧工作目標,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貧困村整村推進為重點,以“一主兩建(培植主導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創新工作機制,規范管理辦法,努力提高扶貧到戶貸款貼息使用效益。截止目前,實際發放貸款730萬元,實現貼息36.5萬元,發放貸款240戶1008人,帶動人均增收250元以上。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關于開展扶貧到戶貼息方式改革試點工作通知》的精神,縣委、縣政府結合竹山實際,制訂了《竹山縣扶貧到戶貸款貼息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四定四不定”原則。對貸款貼息對象、范圍及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了使工作有序開展,縣委、縣政府對相關單位工作作了明確分工,扶貧辦主要負責貼息的組織、協調、監督和監測,編制和提供貧困戶備選名冊,做好相關指導和貼息確認工作。財政部門主要負責扶貧貸款貼息資金的審核與撥付。金融機構在扶貧部門認定的貧困戶中自主放款。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成立了扶貧到戶貸款貼息領導小組,確定有分管領導和具體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組織實施貸款貼息工作。扶貧、財政和金融單位建立健全了扶貧到戶貸款貼息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加強貸款貧困戶跟蹤監測,確保信貸資金“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實行公示公告制,在確認貼息對象時,各鄉鎮和扶貧辦實行“陽光操作”,接受村民監督。
二、瞄準對象,建檔立卡
20xx年,為了全面掌握扶貧到戶貸款貼息對象情況,我們對全縣貧困現狀進行了二次全面、細致地調查摸底,重點摸清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在668元以下的貧困戶、貧困人口,668--924元之間的低收入貧困戶、貧困人口,全面掌握了貧困戶現狀,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農戶分析貧困現狀、查找貧困成因,并針對貧困成因,幫助尋求致富項目,由農戶自己確定發展項目。同時,根據全縣貧困現狀調查情況,全縣縣、鄉、村都建立貧困戶檔案,建立扶貧到戶貸款貼息檔案,達到了“五個明白”,即戶有明白卡和明白項目,村有明白帳,鄉有明白冊,縣有明白檔案。對貧困戶明白卡實行動態式管理,實行半年一抽查,年終一檢查,脫貧一戶,注銷一卡,基礎工作清楚明白。
三、培植產業,增大收入
我們在吃透上級精神,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堅持把扶貧貸款貼息與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相結合,緊緊圍繞“興、建、創”的工作目標,明確提出了“一主兩建三統一,四無八有三配套”的工作要求。“一主”即每個重點村突出抓好一項主導產業,幫助農戶建立增收項目,確保貧困人口有穩定的收入經濟來源。20xx年,我們將扶貧到戶貸款貼息60%用于了重點貧困村農業生產發展,重點支持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增大了重點貧困村產業發展資金的塊頭。加強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充分運用貸款貼息的注入激發民間資本投資,發展生產,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深河鄉井泉村有一定的茶葉產業基礎和良好的飼養傳統,我們對該村376戶分類排查,對確認的289戶貧困戶符合條件的給予貸款貼息支持,其中支持176戶改造茶園600畝,幫助25戶發展養殖業,現該村戶戶有項目,人人均受益,當年實現人均增收150元。
四、突出重點,示范帶動
沒有致富的產業,就沒有群眾穩定的增收。為此,全縣確立了生態立縣、水電富縣、產業富民的總體思路,把幫助農民群眾構建穩定增收、長遠增效的致富產業,作為鞏固扶貧成果、提高扶貧質量基本點,按照縣域規劃和板塊經濟的布局,在具有自然、規模、市場優勢和產業基礎的長效致富項目上,我們加強引導,強化服務,使其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20xx年,省下達我縣扶貧到戶貸貼息資金40萬元。我們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充分發揮資金的效益。麻家渡鎮墩梓村依托豐富的山場資源,發展以鄖巴黃牛為重點的畜牧產業,20xx年,我們投入信貸扶貧資金5萬多元,新建標準牛欄14戶700多平方米,發展鄖巴黃牛150頭,當年僅畜牧業一項使農民增收80多元,使畜牧業成為該村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3元,比上年凈增139元。雙臺鄉田溝村,我們投入信貸扶貧資金近20萬元,支持農戶發展山羊678只,發展商品牛127頭,發展生豬1083頭,已出欄360頭,比去年同期增長40%,使該村實現了人平一頭豬、一只羊、戶平一頭牛的目標。20xx年,通過財政扶貧貼息資金扶持,全縣18個省定重點貧困村已建成茶葉專業村7個、煙葉和中藥材專業村5個、養殖專業村5個、良種培育專業村1個,共改造和新建特色產業基地2.86萬畝,新發展以鄖巴黃牛和馬頭羊等為主的牲畜58410頭(只)。全縣人均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農村致富能人累計發展到3123戶,不僅增強了貧困群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也較好地發揮了在產業發展中的聚集、輻射、帶動作用。
通過一年來的財政扶貧貸款貼息試點工作實踐,我縣財政扶貧貸款貼息資金使用情況取得了明顯成效,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在財政扶貧貸款貼息資金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扶貧開發任務重、難度大。我縣是山區貧困縣,到20xx年底,全縣還有14.3萬貧困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最邊遠、最貧困的高山、石山、庫區,生活產生十分困難,是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這部分地區的村組公路、水利設施、主導產業、社會事業發展等嚴重滯后,要解決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需要相當大的投入。
2、財政扶貧貸款貼息額度小,與我與縣投入需求的矛盾突出。20xx年,省下達我縣財政扶貧貸款貼息資金40萬元,對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對于一個“民窮財弱”的山區貧困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與我縣投入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竹山縣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貧困戶扶貧工作計劃01-28
扶貧半年工作總結10-14
醫院扶貧工作總結06-29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05-28
個人扶貧工作總結01-05
單位扶貧工作總結11-06
扶貧工作總結范文11-14
小學扶貧工作總結03-27
學校扶貧工作總結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