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村單位幫扶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駐村幫扶工作中,包頭市建立健全了干部選派機制,在選派條件上力求“優”。堅持把選優配強駐村干部作為保障“三到村到戶”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嚴格把關、合理配備、優中選優,為實施工程的重點旗縣區選強配齊了駐村干部隊伍。明確了駐村干部的4個基本條件,即政治素質好、宗旨意識強、吃苦耐勞,熱愛農村牧區工作、組織協調能力強,機關事業單位副縣級后備干部或科級干部,年齡在45周歲以下,從源頭上保障選派的駐村干部作風良好、素質過硬。
在選派力量上力求“精”。包頭市將縣級領導干部聯系點、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指導員、嘎查村掛職干部、社會扶貧工作團(隊)等幫扶資源進行整合,選定275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結對幫扶110個貧困嘎查村,由幫扶單位和被幫扶旗縣區向每個貧困村各選派1名干部,由市委組織部向每個貧困村選派1名大學生村官,全脫產駐村干部總數達到330人。同時,從幫扶單位選派20xx名縣級、科級干部采取“一對多”的形式不脫產幫扶貧困戶,從農牧、科技、衛生、教育、文化等部門抽調200名專業干部、技術干部,通過“三下鄉”活動等形式定期深入貧困村進行技術咨詢和服務指導,全市參與幫扶干部總數達到3000人。
在選派時間上力求“活”。按照工程實施總體進度要求,包頭市的駐村工作從今年1月始,至20xx年12月止,期限為三年完成,一年鞏固。工程實施期內,對全脫產駐村干部進行輪崗,原則上滿一年輪換一次,一年后,如本人自愿、派出單位和駐村黨組織同意,駐村干部繼續留任。
在健全履職盡責機制方面,確保駐村干部“工作抓得準”。包頭市堅持以解決駐村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為切入點,著眼總體目標,倒排工作責任,編制《駐村干部工作手冊》,為駐村干部有效落實幫扶任務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明確駐村干部的7項工作職責為:督促幫扶單位根據貧困戶數量,采取“一對多”的形式結對包扶貧困戶;建立貧困村及貧困人口基本情況檔案,分析貧困原因并制定脫貧規劃、脫貧計劃,協調幫扶單位、企業及社會力量做好幫扶工作;撰寫駐村工作民情日記;幫助貧困村實現“十個全覆蓋”;幫助貧困村培育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加強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隊伍建設;協助貧困村排查調處矛盾糾紛。
另一方面,明確駐村干部的11項工作流程為:摸清貧困村基本情況;編制貧困村扶貧發展規劃;摸清貧困戶基本情況;分類識別貧困戶;對貧困戶進行公示公告;填寫貧困戶幫扶記錄卡;編制貧困戶脫貧計劃;錄入電腦監測管理;協調爭取項目資金;組織實施扶貧項目;填報月季年報表的程序。
在確保駐村干部“進村能堅守”方面,包頭市建立健全了監督管理機制。
第一,強化駐村干部管理約束。堅持以培養和激勵干部自覺履職、傾力擔當為著力點,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管理機制,切實引導形成了駐村干部真蹲實駐、真幫實扶的工作格局。在實施精準扶貧“三到村到戶”攻堅工程的4個旗縣區、23個鄉鎮、110個村,自上而下分別成立扶貧工作團、工作隊、工作組,加強對駐村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駐村干部教育培訓、管理考核、保障激勵等制度,建立駐村干部檔案。制定駐村干部定期匯報工作制度,相關旗縣區委組織部、扶貧辦每季度組織1次駐村干部座談會,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不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駐村干部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明確駐村干部“五不準”工作紀律,即不準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收受駐點嘎查村群眾的任何財物,不準接受基層單位的宴請,不準在駐點嘎查村報銷應由個人或者幫扶單位支付的任何費用,不準挪用幫扶資金,以鐵的紀律約束駐村干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
第二,強化駐村干部待遇保障。明確市直部門選派的駐村干部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旗縣區選派的駐村干部是黨員的任嘎查村黨組織副書記,不是黨員的任嘎查村委會主任助理。同時,駐村干部任職期,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工作期間,在原單位的有關待遇不變;駐村工作發生的住宿、交通等費用,由原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報銷,努力為干部成長、有效履職創造條件。
第三,強化駐村干部監督考核。制定《精準扶貧“三到村到戶”攻堅工程駐村干部管理和考核辦法》,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紀委、市扶貧辦等部門和有關旗縣組成考核評價組,對駐村干部實行周考勤、月考核、季通報,要求駐村干部全年駐村時間不少于160天,將工作開展情況以民情日記形式進行記錄并作為考核依據,同時明確駐村干部考勤記錄由所駐村“兩委”負責,確保駐村干部真正脫產駐村。
在日常工作中,包頭市要求駐村干部不僅要熟悉所駐村區域位置、自然環境、人口數量、產業結構以及發展情況,更要通過認真調研和詳細論證,找出適合當地發展的路子,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積極協調幫扶單位、企業及社會力量開展幫扶,推動技術、智力、政策、信息等要素向貧困村流動,幫助解決技術難題、培養基層人才,轉化科技成果、推進公共事業、發展特色產業和增收項目,使貧困村實現經濟、民生新突破,使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在基層建設中,包頭市要求駐村干部結合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和所駐村黨組織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駐村干部黨建指導員的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村“兩委”班子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幫助村“兩委”擯棄陳舊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村級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著力解決嘎查村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嘎查村黨組織真正實現鞏固先進、推動一般、轉化后進的目標,增強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
日常工作中,他們針對部分軟弱渙散嘎查村存在的黨組織設置不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要求,“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不能正常履行職責,“兩委”班子主要負責人素質低、能力弱、責任心不強、群眾反響特別差等突出問題,及時配合上級部門幫助整改轉化。目前,全市19個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已經全部完成轉化,推動了基層黨組織服務職能的建立完善。
開展兩月顯成效
包頭市的“三到村到戶”工程啟動實施兩個月以來,廣大駐村干部已全部進駐到貧困村,扎實推進摸底調查、規劃計劃編制、項目資金爭取等工作。目前,他們已與村“兩委”召開會議1000余次,完成調研644次,入戶調查21079戶,撰寫民情日記2200余篇,編制完成94個貧困村扶貧規劃和2450戶貧困家庭脫貧計劃,落實到位各類幫扶資金193萬元。
市政法委下派駐村干部高鵬飛,在深入駐點達茂旗烏克忽洞鎮烏蘭村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扶貧資金意向400余萬元,清理囤積20余年的村內垃圾,硬化村內道路1公里,明確了在村內建設汽車自駕游營地、改造農村危舊房、建設生態宜居村等發展計劃,提出了“領農民看、帶農民干、幫農民銷”的脫貧致富思路,迅速打開了駐村幫扶工作局面。
【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駐村單位幫扶工作總結05-20
駐村幫扶工作總結05-31
【優秀】駐村幫扶工作總結06-04
(精品)駐村幫扶工作總結06-04
駐村幫扶述職報告05-17
駐村幫扶工作方案12-28
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工作總結05-30
2022年駐村幫扶個人工作總結05-31
駐村幫扶工作總結集錦(15篇)06-18
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工作總結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