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
體育校本課程跳繩在我校已開展實施一年了,在校領導參與指導、體育教師認真實施,班主任老師積極配合,全校學生全員參與的情況下,使跳繩這一傳統項目在我校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豐富了學生課間生活,更使全校師生的體質有了明顯提高。
開學初,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進行教研,分析我校現狀:我校校舍是樓房,學生課間體育活動時間相對較短、運動量較小,身體素質較差,不是“豆芽菜”、就是“小胖子”,在現今校園安全第一的情況下,既要保證學生人身安全,又要提高身體素質。針對以上情況,學校領導和體育老師進行進行大量調研,確定開展跳繩活動。于是,大家動手搜集資料,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實施方案。體育教師搜集跳繩種類、跳繩方法、相關要求及注意事項。并認真研制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如:原地練習方法、利用跳繩進行集體游戲等方法。校領導高度重視,將校本跳繩這一課程列入課時我負責一二年級。與體育課結合,利用體育課讓學生得到充分練習。學校領導大力支持,為各班配備長繩和部分短繩。課程需要評價,根據我校學生素質,確定了我校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提高了學生學習跳繩的興趣,也樹立了學生學習跳繩的自信心。在校園展示活動中,學校組織跳繩比賽和表演,學生家長和領導都給以了肯定。
跳繩這一校本體育活動在我校才剛剛開展,其中還有許多不足,如:評價指標不夠高,跳繩成績還很一般;缺少運動員似的學生,在今后的課程開展中加強比賽意識,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格外指導和訓練,爭取在普及的基礎上,取得區級及區級以上比賽的好成績!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2
一、課程開發的內容
1、我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重點放在成語積累、古代名篇、優秀詩詞的背誦積累上,結合寫日記、作文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針對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積累任務如下:一、二年級每學期積累20個數字成語和《三字經》的背誦;三~六年紀背誦課標要求的120首古詩,每個學期背誦20首古詩,直至到六年級120首古詩背誦完畢。此外,三~六年級每學期還要誦讀學校下發的課標外的20首古詩。重點記憶其中的名句并會運用于習作之中。同時選擇經典的詩詞摘抄到故事積累本中。
2、積累的目的是為了應用,為將來習作打基礎,因此我校在一~六年級實施了專項的訓練項目,即一年級進行說話寫句訓練;二年級進行說話、寫段的訓練;三~六年級進行寫日記、命題作文的訓練。
二、等級評定與獎勵
1、每個學期初,學校及任課教師都認真制定有一定科學性、實用性的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計劃,然后按計劃一步一步組織實施,學校每月都進行檢查教師的教案書寫情況、學生的筆記、作業評定。同時將每次檢查情況作以小結,指出成績與不足,然后將評定的等級記
錄在冊存檔。
2、除月檢之外,我校還通過競賽活動、期末測試等方法檢驗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在學期中進行一次一~六年級古詩背誦競賽,在學期末進行一次“寫字、三字經、古詩默寫、作文”競賽。取低中高三個年級組的優勝班進行獎狀獎勵,每次競賽活動的題目、試卷、成績單等相關材料均已存檔。
三、取得的成績
1、從檢查、競賽的成績來看,全校一~六年級學生能夠按計劃、按要求完成積累任務,達到了訓練目的。能夠按要求寫日記、作文,而且習作中能夠恰到好處運用名人名言、古詩詞中的名句,增添了文彩。日記和習作水平得以空前提升。
2、通過校本課程建設的實施,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實踐證明,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發生在課堂上,形成與教學研究之中。由此可見,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能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素質。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集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校本課程開發計劃。鼓勵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2)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在全體教師中更好地開展。
(3)要求教師制定自我學習計劃,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
四、改進與提高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新課程設置的要求,為了讓校本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業務學習和教研組活動時間,把研討校本課程提上議程,使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課程內容。
2、注重校本課程的指導
學校行政領導為了及時了解掌握事實狀況,設立了行政與實驗教師的對話制度,每兩周舉行一次校本課程沙龍。新的課程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達到構建。而且在校本課程研究中,教師們也達成了共識,即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上課教師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
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我校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扎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校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成為教師成長的大舞臺。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3
1、選編教材能在逐步調整、完善、補充
校本課程小組及部分相關教師共同收集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力爭做到科學、準確,對其進行篩選,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選取必要的、有參考價值的知識理論,編制成對學生、教師可用的教程。在教程實施過程中盡量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需求出發,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愛看、樂學,并不斷根據上課情景逐步調整、完整、補充教材的科學性與完整系列性。
2、在實施過程中,加強調控指導。
校本課程作為課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學校自行選擇和開發的課程,在實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學校硬件設施上的疑議;或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不合理,影響實效等等,這時本階段的校本課程執教教師能首先依靠本開發小組力量自行選擇對策調控,同時,校本課程管理小組也對能其進行過程性指導。
3、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校本課程對學生來說,能夠學到自我感興趣的課程。我校選擇校本課程無論是形體禮儀、經典誦讀、沐浴書香,還是漫溯常州、創新實踐,都能喚起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幽默的語言,精心的`設計,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注意教法靈活多變,使學生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實小特色。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拘泥于以往的“課堂、教師與教科書”,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講,動手練,再講,親身體驗,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各種本事和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經過不斷探索,使學生學有所長,更多的特長生不斷出現。
4、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兼顧課程互補,增強實效。
任何學科的課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學科之間或多或少都有必須的聯系,校本課程作為學校自行開發的。課程同樣與國家課程存在必須的聯系。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它與其它學科間的聯系,利用好這一點,使它更好地彌補其他課程的不足。比如,經典誦讀和沐浴書香教學中能夠與語文學科聯系起來,這樣,使校本課程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起到補充作用,從而增強校本課程的實效性。
5、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校本課程的實施。
在校本課程實施到一階段時,學校適時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舉辦讀書節、首屆棋類大賽等,極大的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熱情,同學們積極參加,盡顯自身風采,把校本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促進了校本課程的實施。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已二年多,我們開發了適合我校學生的課程讀物。回顧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對不足的清醒認識。具體體此刻:
1、現已開設的校本課程并不能完全滿足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有更新的需求。
2、個別同學思想陳舊、保守,對開設的校本課程毫無興趣,只注重語數等主科的學習。
3、有的同學只適應理解性學習,學習方式有待于進一步轉變。
4、評價管理體系未能有效實施。
應對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準備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1、根據學生的需求、愛好,擴大校本課程的門類,以便更好的滿足學生。
2、。多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3、盡量加強課程間的聯系,更好的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增強實效,幫忙學生改變思想認識。
4、采取更為靈活的教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本事,提煉“不一樣的我”的特征。
5、有效實施評價管理體系。
總之,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方面,我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但我們將充滿信心,不斷努力,讓我校的校本課程更具生機與活力,讓我們的學校百花齊放。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03-05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06-30
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總結11-17
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06-03
(優)校本課程工作總結07-04
校本課程計劃09-02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5篇)03-12
校本課程實施工作總結11-08
【優選】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06-03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