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范文1
一:總結:
1、生產工藝優化的參與與推動。
從今年年初開始,對我們生產中的pcb長期存在未改善的和一些新出的問題點:如焊盤設計、拼板設計等問題做了全面的總結,并提出建議更改方案。各問題點通過《評估報告》的形式反饋給工程、開發。并根據我廠各種設備的具體特點總結《pcb拼板規范要求》提供給公司layout參考。通過隨時和layout工作人員溝通,確保拼板的合理性和對我們設備的適應性。
2、smt各種作業標準和規范的制定。
通過借鑒和總結,并結合我們自身的生產、設備特點,制定《鋼網的使用與管理規范》、《物料烘烤規范》、《回流焊溫度設定規范》等作業規范。并對新進設備,如:x-ray,錫膏測厚儀、aoi等及時提供作業指導和操作規范,確保操作的規范性與安全性。
3、生產中問題點的跟蹤與處理,保證產品品質。
對板卡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點及時分析原因并反饋、處理。如32851一度出現小料虛焊導致ppm上升現象,分析為pcb毛刺引起,及時要求供應商現場確認并一起探討出處理方法。對其他一些內部作業問題導致的品質異常,也能做到及時指導與糾正。通過大家的一起努力,爐后ppm值由09年的平均500ppm左右到現在的150ppm左右。
4、對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對回流焊、aoi等一些自己所負責的設備,做了易損件的及時配備與定期維護保養工作。對生產中出現的設備異常及時處理,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與設備的良好運轉。
5、對工藝、aoi技術員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指導并協助aoi技術員進行軟件升級和程序優化,減輕qc工作壓力。通過工作中問題點的處理,培養工藝技術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規劃
1、持續推動smt生產工藝的優化工作。20xx年的工藝改進工作可能會更偏向于對專項問題的探討與解決。可能每一個小的進步都需要較大的力氣去解決。
2、提升為大客戶服務的能力。對我們的工藝流程規范化、文件化。對技術員的工作職責也流程化、規范化。
3、進一步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水平。增加對新進設備的熟悉、熟練程度。更深層次的去了解smt工藝相關元素的性能與工作原理。如:錫膏的工作原理、pcb的制作工藝等。為今后更好的.工作提供保障。
4、smt品質的管控。對smt生產中的問題點及時跟蹤、反饋、處理。爭取爐后ppm值在現有設備狀況下控制在xx0以內。
5、設備的維護、更新。smt有16臺回流焊,其中8臺諾斯達的都出現不同程度老化、磨損。尤其是從恒光搬過來的四臺,發熱絲、馬達、其他部件出現問題頻繁。且有兩臺軌道變形已不能用、控溫精度已達不到要求,需要做更全面的點檢與較大的維護動作。
在公司戰略方針的指引下,有領導的大力支持,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我相信20xx年我會做的更好;更相信20xx年恒晨能夠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范文2
本人自20xx年任化工工程師以來,在各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下,在本人的勤奮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以下談談我的幾點工作體會。如有不夠,敬請原諒。
一、專業技術人員應充分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意義,應將專業技術和市場經濟緊密結合起來。
我認為,鄧小平同志倡導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深遠意義,在于將專業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應用到實踐工作中,在轉化過程中實現專業技術的升華,造就自己,體現個人對社會的價值。
將專業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91年,將我廠硫酸車間“一轉一吸”生產工藝改為“二轉二吸”生產工藝,原“一轉一吸”生產流程所產生的二氧化硫轉化率低,造成排放于空氣的二氧化硫超標,產量低,影響了本公司的經濟效益又污染了環境。通過這次改造,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并通過了省、市兩級環保部門的驗收,硫酸產量由原來年產
1.5萬噸提高到2萬噸,大大滿足了我廠磷肥生產的需要。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減少了空氣污染,改善了工人工作環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
另外,1992年,我引進華南理工大學化工研究所研制的換熱器新技術,即把硫酸車間換熱器更換成空心環管殼式換熱器。在這次技改中被換下的六臺換熱器,由原來的折流板式更換成空心環管殼式,使用面積由原來的1835m2減少到1210m2,氣體總壓降由原來的15050pa降到6320pa,硫酸產量均換87t/d計,所需用熱面積由原來的22.1m2(t?d)降至14.58m2(t?d),使我廠每年節約生產用電270000kwh,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取得了直接經濟效益。
在實行技術改革實踐的過程中,成效比較顯著的是普鈣車間的.濕法生產改造工程。1990年8月—12月,普鈣車間投資120萬元,將傳統的干法生產改為濕法生產,年產量由原來的3萬噸提高到6萬噸。工藝流程縮短了,省略了干法生產中的干燥、配酸系統和除塵設備,從而使生產成本降低了,據統計,就燃料、電耗、大氣污染三項每年共計節約50萬元。
二、基礎理論是搞好專業技術工作的前提。
“萬丈高樓從地起”,人類歷史從一開始就存在著這樣一條自然規律,即人類無論從事何種社會活動都是從基礎開始;A是否牢固,直接影響其今后的發展,因此,沒有基礎,就談不上發展,沒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去指導專業技術工作,就沒有技術成果的產生。而每一基礎理論的突破,都孕育著一場技術革命,可見基礎理論對專業技術工作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我一向都比較注重基礎理論的學習,而且根據本企業的生產實際系統地學。我任職化工工程師以來,每年都參加專業學習。如91年的《無機鹽化工產品技術》、95年的《無機化工生產流程設計工藝》、97年的《磷肥濕法生產工藝》等理論的學習,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90年8月至于12月,普鈣車間將傳統的干法生產改為濕法生產,經過八個月的技改和試產摸索,一次投產成功,實現了不用脫水設備,直接進行“濕法磷肥生產”的工藝生產線。我廠從64年建廠以來,普鈣生產經歷了三次不同的生產方法。前兩次都是“干法生產”,這些傳統的流程具備干燥、配酸系統、除塵設備,工藝流程繁瑣、耗費大、污染環境,不利于工人和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還給企業造成浪費。濕法工藝流程的成功投產,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人的生產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附近居民對我廠的怨言減少了。在這次技改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就是如何使產品水分達標。我帶領車間技術員經過幾個月的生產摸索,找到了影響產品水分指標的六大因素及對應的解決措施。比如針對礦種因素,我采取礦種搭配使用,云貴礦與湖南礦以1:0.6的比例進行搭配,磨礦漿的水采用氟吸收的水,增加礦漿的流動性,降低礦漿的水分含量,產品水分問題解決了,其它的指標也隨之好轉,使我廠濕法生產的普通過磷酸鈣成品由原來的四級品達到三級品,產量由原來的3萬噸增加到6萬噸,節約成本約50萬元。
三、擴大知識面,使專業技術工作如魚得水。
我認為,任何現代工程項目,不可能是純專業技術,而是多項技術的組合。要把專業技術工作做好,必須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計劃經濟時代是這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更要這樣。
我參加工作以來,就喜愛閱讀各方面知識的理論書籍。我想如果知識廣泛一些,也許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我這樣想也這樣做了。我在系統地掌握本企業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有計劃有目的地自學其他理論知識。近十年來,主要學習了《電工學》、《工程流體力學》、《塑膠工業》、《二氧化鈦表面處理添加劑》、《快速固化氨酯密封劑用酞酸酯催化劑》,其中的一些理論知識給我今后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近幾年來,由于整個化肥市場平淡,尤其是京九鐵路的全線開通,外省磷肥大量沖擊廣東市場,造成競爭激烈,磷肥的銷售市場處于低谷,盡管公司在銷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帶來了旺銷,也只是有市無價;本身磷肥生產成本就高,屬于微利產品,本企業如果還是靠這單一產品就很難經營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和公司的其他技術人員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細心篩選,發覺市場上欠缺保潔涂料,該涂料成果技術來源于廣東省“九?五”重點攻關項目《無毒生化柔韌膜材料的研制》,水平國內,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產品為單組份,施工方便、適應面廣,可以廣泛應用。這種涂料如果面世,將大量節約外匯,并可出口創匯。
最近,經過我們的努力,已研制開發成功了這種高檔涂料——粵北牌無毒保潔涂料。這是一種改性氨基甲酸酯類涂料,其中無機顏料含量高達22%,這種無機顏料含量如此之高的涂料能夠經過兩年貯存不沉降不分層,我主要是施加了一種分散劑,這種分散劑與顏料分子和涂料中的樹酯反應健合,形成一種新的勻質微粒,使涂料在體系內部消除了不同比重物料的機界,從而達到整個涂料體系的穩定,使其不會產生分層。這種方法也提高了涂料中無機顏料的填充比,從而使涂料的遮蓋力增加,改善了施工質量。
杰出的科學家錢學森同志說過,科技人員以后要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工程方法,才能得出有力的科學論證,我認為這是科技的發展方向,在今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再沒有什么純專業技術了,只有系統工程。“一本通書讀到老”只能是寸步難行。
四、治學嚴謹、大膽創新,不僅是專業技術人員應有的品格,也是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素質的必要條件。
根據我多年來的工作體會,治學嚴謹、大膽創新才能搞好專業技術工作,才能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自身素質。
專業技術人員在生產管理或市場開發中,經常會碰到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況,這時專業技術人員如果考慮得不夠慎重,就將會把企業引向滅亡,反之,認真謹慎地分析了解情況,就不會出錯。
我任化工工程師以來,解決了公司一些技術難題,這些難題對我來說,雖然不完全是陌生的,但都有一定的挑戰性和風險。比如此次新產品的開發生產,投資300多萬元,對于只有幾百名在職、退休工的企業來講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我認為,面臨今天的化肥市場,坐著等死不如搏一搏,此新產品有如此多的優越性,工藝技術水平又是國內的,更何況作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還應具備創新精神。
當然,專業技術人員大膽創新,并非是盲目的,要在工作中反復實踐,毛澤東同志說過,“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實踐中要查閱大量的技術資料,找出有力的理論依據解答所研究的課題,同時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得出可行性報告。這樣不僅專業工作做好了,自身素質也得到了升華。我認為在進行專業技術工作中,應堅持反對不懂裝懂、弄虛作假的不良行為,杜絕一切“大概”、“差不多”的浮夸作風,要向老一輩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對于我們廣大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就是學習各方面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攜手共進、頑強拼搏、科技興國、開創未來。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工藝工程師工作總結01-08
工藝工作總結07-14
工藝的工作總結07-06
工藝工作總結05-18
電子工藝實習工作總結12-14
紡絲工藝員工作總結07-06
工藝工作總結(通用20篇)09-09
工藝員終工作總結范文03-07
紡織工藝員工作總結09-16
工藝工作總結錦集(15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