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1
一、基本思路
在即將開始并不斷走向深入的校本研修中,我們按照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結合學科教研活動和教師專業發展要求,以學校課堂為基點,以新課改、素質教育為方向,以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和高考大綱為指導,以21世紀技能培養為重點,將暑期課程評價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有機整合,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和課堂評價設計的突破方法,以滿足我國新課改“教與學”的需求,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如批判性思維、信息素養、創新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打造反思型、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結合我校各年級地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全組教師努力探索科學的教學、輔導方法,力求優化我校地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地理模塊教學和高三復習課的質量和水平,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努力建設適應21世紀素質教育需要的地理教學模式。
二、研修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理論基礎。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政策法規等,每學期有一本學習筆記。同時要加強業務進修,個人主動關心國內外教育信息和專業理論,結合備課組集體教研活動,每周至少抽出2小時,并通過多種途徑,如專業刊物、多媒體技術,觀摩、聽講座,網上搜索等,汲取地理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成就。
2、重視高中地理常態教學情境中的研修環節,如說課、聽課、觀課、評課等,鼓勵模式創新,促使研修成果為實踐應用服務;努力把暑期研修所學知識充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實踐。利用備課組、課題小組和教研組活動時間,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歸納,再不斷地實踐,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很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3、通過校本研修轉變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推動教師業務素質的整體提高。
4、圍繞“抽象式”地理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和應用為主題的課題校本研修,探討切實可行的地理模塊課堂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高中地理常態教學、高三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
5、構建高效的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等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情的分析和研究。
三、時間安排
時間段:20xx年9月3日20xx年11月22日
四、研修內容
(一)教研組集中研修
高質量組織每月一次的學科組教研活動和研修活動;以每周二的年級備課組活動和主題研修活動為契機,開展好業務理論學習和集體備課,加強組內教學研究專題和個人所申報的教學研究課題的研究。
(二)聽課評課
主要以本校教師為聽、評課對象,認真參加各備課組的隨機聽課和觀課活動,并做到每聽必評;積極組織校區之間、校際之間的合作、交流,相互聽評課,相互學習。
(三)公開課
積極參加校、區、市各級組織開展的教學公開課活動,認真組織學校協作區的集體備課活動,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優化教學實踐,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
(四)撰寫研修總結
根據個人研修的實際情況,獨立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研修總結。以備課組為單位完成研修成果中的教學設計案例、教學反思、教學評價及生成的'資料數據等。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者教學設計,積極參加教育系統組織的教科研成果評選活動。
五、研修活動
根據研修內容的不同,選擇幾種呈現方式,下表列出了本次校本研修的總體計劃:研修步驟研修活動123456小組聽課與觀課反思研討會探討如何將技能評價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公開課觀摩研討組織研修教師進行反思、經驗交流。研修總結研修形式高二、高三備課組聽評課集體討論與頭腦風暴小組討論校慶展示課口頭交流、QQ群交流總結經驗,運用到教學中完成時間9月11、18日9月19日9月28日10月24日11月15日11月22日
六、保障措施
(1)如實記錄校本研修活動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
(2)抓好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堅持集體備課活動的制度化和常態化,每周活動一到兩次,有固定的時間、地點,每次都安排好主講老師。我們既要尊重老師工作的獨創性與個性風格,又要強調合作探究,資源共享,老、中、青傳幫帶,著力培養青年教師,發揮集體的智慧。備考活動中做到“備課標考綱、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情、備學法”,統一進度,統一測試,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3)堅持聽課、評課制度,追求高效課堂,開展課題研究和課例教研,以科研促教學,不斷深化課程改革,追求高效課堂,積極開發校本教材。
全體教師要遵循現代化教學的規律,不斷更新教法與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努力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全面育人為主旨!
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2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有效課堂”這個中心來展開,所有參加活動的老師都發了言,主要發言人有鄭炳亮、廖達向、路娟和余興英。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參加的老師紛紛表示收獲巨大。現總結如下:
一、活動亮點
1、活動起點高,從林校《校長寄語》從發,給活動定了基調: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比做于細。只有把教學工作做細,才是有效。本次活動活動安排切合主題。
2、活動氛圍熱烈,參加人員熱情高漲。本次活動全體參加老師都發了言,既有鄭炳亮等人的主題發言,又有林興乾等老師的精彩直白。活動進行過程恰好林校與省督學前來考察,省督學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得到了與會老師的熱烈掌聲。
二、主要發言與觀點
1、鄭炳亮
(1)各位老師要認清形勢,深化認識,推進教學質量的飛躍。汕尾陸豐兩級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給我們龍山帶來了教育的春天。今后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會有很大程度的加大,對龍山的'支持力度會加強。只要我們緊緊團結在以林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班子下,大家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我們一定能在龍山的大舞臺求得自身的發展。
(2)各位老師要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改進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目前我們的教學跟外面比是相對落后的,改變是必須的。要學習袁校的講座《聚集課堂觀察》,特別是在他的教學五境界理論。我們老師要力求在“上對”的境界之上尋求“上好”“上活”“上實”。把我們的課堂真正打造成為自己揮灑智慧、學生收獲知識與能力、師生共同發展的具有創造性地舞臺。教學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創造”。
2、余興英
(1)推進學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老師的胸懷要寬廣一些。教師沒有寬廣的胸懷,我們之間就會缺乏交流,我們之間就不能夠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而我們教師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有水平與能力的差別,只有互相加強學習與交流,才能提高。
(2)我們一起來探討一個問題:在大家上過的所有課中,有哪一節課是輕松愉悅的,有哪一節上過后學生是輕松的,有收獲的,老師自己是輕松的。袁校講過,我們很多的課堂,教師日復一日的教學,學生痛苦的學習。這樣的課堂的有效性,值得懷疑。
三、重要收獲
(1)堅定教學信念,定心教學,把教學當作一項事業來做。
(2)加強教學理論學習,在理論下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3)教學是一種創造。教學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活生生的知識與情感的交流活動。
(4)努力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讓自己教的舒心,學生學得開心。
四、活動反思
(1)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教研的推進。在龍山中學目前的發展情況下,推進學校教學教研的跨越性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必須加大對教學教研的資金支持力度,必須建立教研的獎勵和懲罰機制。
(2)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要定時定量。并且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讓參加和不參加,積極參加和消極參加,積極做貢獻與無作為的老師體會到物質與精神所得到的不同。
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3
本次校本研修的項目名稱是“高三議論文寫作專題復習”,時間為6個學時,研修日期是從20xx.11——20xx.12,我校語文組全體教師積極參與,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研修計劃。現總結如下:
一、項目研究的目的
高三階段的作文復習以議論文寫作的強化與提高為主,議論文的寫作訓練始于高二階段,經過一年的專項訓練,學生們大多掌握了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和模式,普遍能夠運用3——4種論證方法,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結構形式過于單一,給人“千人一面”的感覺,容易使閱卷人產生審美疲勞甚至反感。
其次,大部分學生在立意方面挖掘地不夠深入,使得作文的思想性顯得淺薄,不夠深刻。
第三,語言普遍顯得稚嫩,缺乏雕琢。即使個別學生在文中提出了新穎的觀點但表達不夠準確、規范,更談不上有文采。有鑒于此,筆者認為高三階段的議論文寫作訓練著實大有可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此次校本研修過程當中,我們將以“引導學生寫好議論文”為目標,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制定計劃并實施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學校領導的監督下,教研組全體成員積極參加每一次校本研修活動,認真說課、聽課、評課、寫反思,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們的`作文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主題設定依據及解決的問題
本次校本學習,我們以學生問題為主線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進一步加快課堂教學改進進程,優化課堂教學品質。我們本次校本學習,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其根本目的是“聚焦教師,成就學生”。強化“學生立場”,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方向,要注意抓住關鍵、重點突破。抓行為落實、總結好學法、出典型案例。
三、具體實施過程和研究方法
第一、教學內容安排得系統科學,有很強的操作性。圍繞學生們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語文組的同仁們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激烈討論,大膽提出新的想法,最后大家統一了意見,根據高三階段議論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教學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思路的打開——雕琢鳳頭——議論文的幾種模式——論證方法巧訓練——修飾結尾——美化語言奪眼球——思想深刻出新意。在這一教學思路的引領下,學生能夠按部就班、由淺入深地掌握議論文寫作的總體思路和套路。
第二、理論講授同時不忘積累素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清晰的學習思路好比有了指路的明燈,如果把上述教學步驟喻為文章的骨架那么豐富的素材便是豐盈生命的血肉。積累素材是基礎,高三階段亦不能放松,否則再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有鑒于此,我們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每周早讀有專門的素材背誦任務,每周至少一節課的素材摘抄時間。美文推薦與賞讀更是貫穿于日常的課堂中,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再加上好方法的指導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有效提高學生能力。訓練是方法落實的保證,高三學生的時間非常寶貴,分給語文的時間更是貴比黃金。所以專項訓練一定要提升效率,讓時間的利用率獲得最大的價值。我們為學生們制定了如下計劃:每周寫一篇大作文和2——3個小議論片段,到了高三最后沖刺的一個月,每節課一個話題作文的小提綱。當然,還輔以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專項訓練以及開頭結尾專項訓練。
四、校本研修的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們在議論文寫作方面的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具體表現在:
1、能運用所學方法準確立意并能在十分鐘內列好提綱,成竹在胸,下筆有神。
2、掌握多種論證方法并能熟練運用,文章敘議結合。
3、開頭結尾有章可循,不必擔心萬事開頭難而浪費寶貴時間。
4、基礎好的學生在語言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他們文章中的語句令人感受到了詩化的散文風格。
另一方面,學生們的作文成績穩步提高,帶動了語文總分的提高,不僅在學校高三學科評比中連連奪魁,最終的高考成績亦是令人欣慰,特別是我所教班級考出了平均分105的好成績。
五、校本研修的意義
校本研修,為我們老師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提高的一個平臺。每次研修,我們把教學過程中的苦惱、困惑進行交流研討。我們也常常反思:怎樣改變一點點,使學生再學一點,再提高一分。哪些內容學生還有障礙點?哪些環節還要精雕細刻?怎樣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點,再提高一分。
校本研修使我們有時間就聊一聊,見面就問一問,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嘗試著有點改變。使我們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對癥下藥,使我們的課堂更有實效性。
【高中校本研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精選]07-22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10-01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10-16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5-17
個人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9-28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推薦】10-11
學校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7-09
【熱門】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9-09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熱】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