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衛生院死因監測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死因監測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死因監測工作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死因監測工作總結范文1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加強我院法定傳染病的登記、報告、管理與控制,進一步提高我院疫情報告質量,及時、準確掌握實際發病水平,全面統計上報數據,現對20xx年我院傳染病疫情管理情況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自20xx年5月份我院傳染病漏報調查方案執行以來,對13個臨床住院科室病例進行調查,8個月我院住院患者共乙類傳染病452例(乙肝282例、肺結核10例、手足口108例、丙肝13例、淋病8例、梅毒16例、尖銳濕疣14例、布魯菌氏病1例),丙類傳染病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感染性腹瀉1例),無甲類傳染病患者。應報傳染病454例,實報408例,46例未上報,經調查其中7例為確定漏報病例,39例為重復上報病例。漏報率為1.5%。
將未上報病例按傳染病病種進行歸類,其中乙肝39例、丙肝3例、梅毒4例,分別為外一科12例、外二科10例、產科7例、婦科5例、外三科6例、內一科4例、急診2例。經與科室主管醫師核實后確定漏報病例為7例,其中6例為乙肝病例、1例為梅毒病例。
到科室與漏報病例的主管醫師進行溝通交流,調查漏報原因,分析如下:1例梅毒病例為產科住院病人,通過分娩前常規檢驗發現梅毒抗體陽性,遂邀請皮膚科主任進行會診,建議患者進行梅毒抗體的'滴度檢測以確定病情,但患者拒絕再做進一步檢查。咨詢皮膚科主任,僅梅毒抗體結果呈陽性,無滴度檢測結果,無法確診梅毒,故無法進行上報。其他6例乙肝病例均為主管醫師未上報,傳染病報告意識太弱。
經過八個月的調查、督促,外一科醫生傳染病上報意識明顯有所提升,上報率明顯提高,至12月份外一科漏報率已降為零。產科、婦科、感染科上報率一直較高,除外三科以外的其他幾個科室均有所提高,僅外三科傳染病報告意識無任何改善,發現傳染病仍不上報。已通報其科室,如再無任何干預措施,我科將交至院方處理。
在下階段的傳染病管理工作中,我科將加大管理力度,除漏報病例外,將開展遲報病例的監督,對出現漏報病例的科室將加大懲罰力度,遲報病例科室進行通報。望各臨床科室配合傳染病管理工作,努力達到傳染病零漏報率的目標!
死因監測工作總結范文2
居民死亡報告和死因統計工作是制定社會經濟和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評價人口健康水平及社會衛生狀況的重要依據,也是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為及時、準確地收集我市居民的死亡登記信息,進一步提高我市生命統計暨死因監測工作質量,我市按省衛生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居民死因登記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魯衛疾控發〔20xx〕7號)的有關要求,對全市的居民死因登記報告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進一步規范了全市死因登記報告工作程序,現將死因登記報告工作進展及《山東省居民死因登記報告工作規范(試行)》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自20xx年開展死因登記報告工作以來,我市各級衛生部門高度重視死因監測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各項工作措施,認真做好死因監測工作的牽頭工作,積極與公安、民政和計生等有關部門協作,及時召開協調會議,進一步細化各級各類死因機構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完善死因監測各項工作制度。市縣鄉三級衛生行政部門、疾控機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有關報告單位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制,單位分管領導負總責,疾控機構成立了慢病科,具體負責轄區的死因監測工作。目前,全市衛生部門主導,相關部門配合,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為死因監測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全市死因監測網絡系統基本健全。
我市15縣市區基本實現了死因監測網絡直報系統,建立了以疾控中心為中心,市、縣級醫療機構為樞紐,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長期穩定三級死因監測網絡直報系統。各報告單位基本能夠在規定的時限、方式上報信息,鄉村醫生對村(社區)居民家中死亡病例及時核實有關基本情況后,填寫《居民死亡推斷書》,上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直報單位設有專(兼)職人員,專門負責死因監測工作的人口學和死亡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審核和網絡直報工作。各網絡直報單位建立健全了死亡報告管理、核查、死亡信息補充報告、檔案管理、考核和例會制度使死因監測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有效的保障了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此外,各級疾控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與公安、殯葬、計生等部門核對相關信息,發現誤報、漏報及時查重、訂正、補報,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
三、加強培訓督導,提高報告質量。
近幾年,我市多次對各縣市區疾控中心死因監測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各縣市區也相應開展了對轄區內醫院、社區衛生機構、村衛生室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對死因鏈的填寫、根本死因的推斷等進行講解,重點培訓了準確、完整填寫《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居民死亡推斷書》的有關要求,努力做到根本死因和實際相符、規范與實踐相結合,逐步規范報告程序,提高報告質量。為進一步推動死因監測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工作質量,市縣兩級衛生行政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死因登記報告網絡直報單位進行的督導考核,并將考核情況列入年度考核內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此外,市衛生局定期與市公安、民政等部門聯合開展督導檢查,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死因監測工作順利開展。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我市死因監測報告率和報告質量不斷提高。
四、定期數據分析,切實提高監測系統的利用效率。
市縣兩級疾控機構定期對死因監測數據進行動態分析,一旦發現疾病死亡水平異常波動及時上報,并定期開展漏報調查工作,并對漏報的個案進行補報,確保死因監測資料的完整性。今年截止到7月31日,我市網絡報告死亡病例28787例,報告率死亡率為94.22%。衛生行政部門適時向社會發布轄區內疾病死因序列等有關信息,切實提高了死因監測系統的利用效率。
五、存在問題與建議。
一是個別單位對居民死因登記報告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工作力度不夠,存在漏報現象,致使報告率低。
二是個別鄉村醫生無經濟利益驅動,對死亡報告工作不認真、不主動、不上報。
今后,我市將進一步加大督導培訓等工作力度,切實提高各級各類報告單位領導和專業人員對死因監測工作的認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建議有關部門,在將死因監測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的同時,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對工作不力的單位或個人,追究其行政責任,以保證工作的全面深入長久開展。
【死因監測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06-09
鄉鎮衛生院死因監測工作總結05-28
監測工作總結10-08
死因贈與合同09-11
監測站工作總結09-27
學校質量監測工作總結01-01
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總結10-18
監測實習報告06-11
國土局草地監測工作總結07-24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總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