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研工作計劃集錦五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研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我校推進“讓學引思,主體合作性教學”課堂教學改革以及創建省四星級高中的形勢下,高三理科數學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學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必備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為目的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二、教研組人員基本情況
本學期高三理科數學共五個班,四個人執教。由于理科生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復習時應該層次分明,因材施教。
三、工作目標
1、研究上一年的考試說明,抓好一輪復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完成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指導學生參加鹽城市第一次調研考試。
2、做好各章復習。完成由點到面的過程,將分散的知識點串成面形成知識體系的網絡化,將問題歸類,進行知識遷移和聯想。
3、加強教學研究,大力開展教學科研,將數學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消除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障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因材施教,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構建新的認知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四、具體措施
1、教研組集體備課每周進行一次,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主講人,并做好記錄。
2、 堅持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制度,測試后做好試卷分析,交流情況找差距,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
3、加強復習的針對性 ,高三復習時不片面追求“高、難、尖”,注重夯實基礎,逐步提高能力目標,進而突破重點和難點,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采取基礎題過關的方法實施分層推進。
4、課堂是教學質量提高的生命線、主陣地,除了課堂的規范管理外,更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研究上,不斷優化復習課的課堂結構,努力提高課堂效益,在復習中體會“讓學引思”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效率。全面細致的分析學生的弱點和缺陷,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試卷講評做到在錯誤統計主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講評;錯誤率高的題目在一定的時間長度內,通過變形進行糾錯鞏固訓練。例題講解前,留給學生思考時間,讓學生預習例題,讓學生多一點思考時間;講解中,以學生為主體,盡可能地讓學生陳述不同解題思路,對于解題過程中的閃光之處或不足之處進行褒揚或糾正;講解后,對解法進行總結。學生作業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要讓學生去思考錯誤的原因,指出錯誤之處。
5、在復習中應加強針對性訓練,徹底解決學生“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復習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每一次測試,通過嚴格訓練讓學生過好四關,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做到卷面規范、清楚,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教研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數學教研組以學校“三年內涵發展思路”為主導,緊緊圍繞“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以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強化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的開發及教研組的建設,為我校創全國示范中職學校奠定扎實基礎,促進學校新一輪的發展。
1、落實教學常規、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及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點工作)
2、加強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探索專業教研與跨專業的學科教研結合模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3、加強專業建設
。1)結合我校的專業設置,制定各專業的課程標準。
(2)結合電子專業修訂該專業的課程標準,研發電子專業的實訓課校本教材。
4、繼續強化學生技能訓練,爭取完成區級技能大賽名列前茅的目標。(重點工作)
(1)繼續推行并深化“1112111”教學管理模式。
要求全組老師,統一理論課、實訓課的教學內容和進度,本學期1篇規范的教學計劃、規范的上好每1堂課、認真做好每1次作業批改、每學期完成2節聽評課、每學期1次多媒體公開課、每月1次階段性的考核、每學期1篇教學反思。
。2)搞好教研活動和教學日常管理。
一是教研活動:間周開展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一方面向組內老師傳達學校精神,另外主要是大家一起商量、討論教學相關內容,每次均為內容。
二是加強日常教學常規學習,在組內盡量號召大家集中備課、聽課、評課、講課,隨時檢查老師備課情況、作業批改及教學進度執行情況。
為加強過程教學管理,本學期各位教師將按學校要求及班級實際制定半期目標和期末目標。取消半期考試,將半期考試的檢查制度該為隨機抽查,以此促進教師過程教學,期末學生成績評定以證書考核和綜合評定為主要方式的考核辦法(3:3:4綜合評定辦法)。要隨時能接受學校考核小組的考核。
。1)我組將逐步分為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兩個方向。教專業理論方向:麻建浪、麻燎原、章建合、應小婭、邵新國。專業技能方向:李曉頂、孫純燕。
。2)加強教研活動發展,教研活動做到“五定”(定時-在校教研活動后的第二天中午1點進行、定地點—電子樓506辦公室、定人、定主題、定內容)。每兩周一次教研活動,對缺席者,報教務科進行處理。
。3)圍繞數字校園建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要求組內多使用多媒體,不少于周課時的1/3。每位教師每學期自己做一節優質課件。
。1)積極配合教務科和科研處讓老師們參與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按教師不同層次落實教師素質的“七個一”。新進教師抓好:一手好字(鋼筆、粉筆、毛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手好課件;其他教師抓好:能主研或參研一項科研課題,能勝任一門相關學科教學,盡量能培訓一項學生技能競賽,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區、校)級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2)各組內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現狀,提出自己打算培養方向。在各組內開展對新教師“傳、幫、帶”活動,促進新教師的迅速成長。
(3)按照教務科要求,認真、繼續落實教師“三課活動”,即新教師的合格課(要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每位教師的公開課。
。4)按照“訓、導、賽”的'培養思路,調動教研組的積極性,與教務科和科研室協調配合,采取隨意抽簽的方式每組1-2名教師上展示課,進行教學能力大比拼,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硬件建設:協助學校完成電工電子、維修電工等的建設,完善新實訓室各實驗、實訓室的內部配套建設;配合學校為使我電子專業申報市級實訓基地建設的前期工作作努力。
。2)強化、規范實訓室管理,形成立信實訓品牌。
、僦鸩綄嵭袑I模塊化教學。按每完成一個模塊教師均要求學生完成一份考核報告,然后進行下一模塊的教學。
、诩訌娫O備、器材管理,妥善保管各個環節相關計劃資料。進一步發揮專職實驗員的職責,加強實驗、實訓室中間及以下環節的管理,同時加強對專職實驗員工作情況的考核力度。
③全面加強實踐教學檢查工作。堅持實驗、實訓室安全檢查制度,不定期檢查各實驗、實訓室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情況,科室將加大督促、檢查、處罰力度,對不認真負責的老師及時針對處理。
、艹闪㈦娮訁f會,人員由電子班的學生組成,老師推薦、學生報名篩選的方法定人。
協會職責
l 協助老師進行實訓室簡單的維護。
l 協助實訓課老師上實訓課。
l 上完實訓課后進行設備儀器的檢查和清潔、水、電、門、窗進行監督。
l 發放和回收實訓報告冊并整理存檔。
、葆槍ΜF目前本專業班級多而實訓室少的狀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訓課分配方案,以改變以前先到先選室、先上,后到沒得選甚至沒實訓室上的情況。
校本教材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務科帶領下繼續完成《電子技術基礎》校本教材的開發。
。1)加強專業技能教學,協助教務科加強、組織學生技能鑒定指導工作,讓電子專業技能鑒定合格率達90%以上。
(2)常抓學生過程考核及常態化培訓,科學組織、實施電子專業學生技能的開展。配合學校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全面、大眾化培訓學生,讓學生技能得到提高。
。1)配合學校,制定并組織好學校師生技能大賽方案和競賽。
(2)配合后勤科對賽點承辦所需設備請購及檢查落實設備到位情況;配合教務科進行賽場布置,營造良好的賽場氛圍。
1、組織、號召教研組全體成員,認真落實學校布置給教研組的有關活動和任務。
2、為了規范、加強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讓組內老師參與新建實作室規劃、建設中來。
周次
內 容
主要責任人
3
a、教研組制定教研活動計劃
b、制定個人教學進度計劃
c、舉行教研組會議,落實各項任務
李曉頂
4
a、本校技能選拔比賽
李曉頂
6
a、會考補考及學生課外實訓方案
b、章建合備課、公開課
章建合
7
a、麻建浪集體備課、公開課
b、縣專業課教學研討
麻建浪
9
a、李曉頂集體備課公開課
b、市技能選拔比賽
李曉頂
10
a、期中考試出卷討論
b、邵新國集體備課、公開課
邵新國
12
a、實驗教材課例評比討論
b、學科命題競賽討論
章建合
14
a、電子電工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競賽安排
麻建浪
16
a、高一學生技能比賽安排
章建合
18
a、高三摸底考試復習
麻建浪
20
a、期末教學準備
b、期末考試各科命題、閱卷、分析
李曉頂
21
a、個人教學工作總結
b、期末工作安排
李曉頂
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為指針,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具體指導,整個工作突出"搞好新課改,創出校特色;抓好教師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完善教學評價,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二、主要工作
(一)、以深化新課程實驗為中心,組織教學研究活動。
1、繼續抓好培訓工作,確保新課程實驗的深入開展。
(1)繼續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重點學習課程標準的解讀材料。每位語文老師力求做到:對《新課標》主要精神和所教年段目標爛熟于心,熟知相鄰年段目標。
(2)繼續抓好教材培訓工作。在積極參加區市各種教材培訓活動基礎上,各備課組要認真組織再學習,進行內化、反思。
(3)各備課組學期初制訂相關計劃,確保備課組活動落到實處。
2、加強具體指導,提高新課程實驗的實施水平。
(1)繼續執行推門課、骨干教師示范課、一人一堂研究課、實驗課制度,認真組織聽課、評課,做好課堂即時指導。
(2)開展校內各年級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積極參加區會課比賽,以賽促教,促進新課程實驗研究,促進教師的發展。
(3)加強案例研究培訓工作,繼續落實每月案例交流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做法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
3、開展專題研究,爭創學校語文教學特色。
本學期重點進行閱讀教學研究,圍繞“構建閱讀教學朗讀感悟式課堂模式研究”開展細致的研究工作,形成本校語文教學特色。
(二)、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加強質量監控。
1、認真組織好質量調研,單項調研與綜合調研相結合。平時繼續加強單項調研,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和諧地提高。
2、認真及時地組織教學質量分析會,以不斷改進調整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三)、有效利用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網站,及時吸收與輸出教學信息,提高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訂學科組、備課組活動計劃。
2、組織學習《新課標》解讀材料。
3、上報"人人一堂好課"安排表,并按表實施。
4、各備課組組織本年級青年教師組內賽課,上報參加校賽課教師名單。 (第四周前完成)
5、學習使用"區小學語文教學網"。
6、參加無錫市實驗教材第三、十一冊教材研討活動(9月25日)
7、二、四、六年級語文教師實驗課。
8、優秀案例交流(一、二年級各兩份)
9、完成區網站各級能手、新秀、帶頭人《風采錄》投稿。
10、向"區小語網站"發新聞資料(四年級負責)
11、常規月檢查。
教研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加強教研、教改力度,不斷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努力營造開放的、適合主體發展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每一位學生和諧、有個性地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工作重點
1、 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準確理解、認真領會《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積極投身于新的.課程改革之中。堅持一切“以學生為本”,努力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善學習、能創造的人才。
2、 配合學校主課題《構建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開展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活動。強學校備課組、導師的作用,采用分散、分組、集中等多種方式深入課堂,研究教法,指導教學。積極探索語文學習方式變革的方法、途徑,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加強集體備課活動,帶著課題上研討課,推進教學改革。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持按課表上課,保質保量上好每一堂課。加本學期,我們仍將開展一人一課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開一節教研課,做到定專題,定內容,定時間,并做好評課活動。
3、 積極發揮各年級語文備課組的作用,以年級備課組為單位,認真鉆研教材,做好教材的梳理工作,使語文組教師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真正做到上課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
4、 抓好"七認真"常規工作,優化各項管理,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全體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采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努力做到“開齊、上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核,仍堅持每月考核檢查制度。
5、 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配合教導處組織參加各級各類語文學科方面的競賽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學科的綜合性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三、工作措施:
1、緊扣“學習”:工作中要不斷閱讀、不斷學習,學理論文章,學他人實踐,勤記錄,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興教,要圍繞“教學”工作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研究”活動。
3、注重“活動”:雙周三下午第二節課后,語文教師要立即“看”起來,“說”起來,“議”起來,真正“動”起來。
4、配合“檢查”:語文教師要謹記教學常規,尤其要在備課、作業、輔導這“三認真”上花力氣,從而,降低教導處月查難度。
5、強調“合作”:發揮備課組的職能作用。備課組既要加強組內研究,使備課組活動落到實處;又要注重組外交流,使教研組活動求得實效。
四、教研組成員:
四年級:龔華 李耀剛 邱立奇 陸惠芳
五年級:孫琴英 陸小琴 顧學寨 趙永芳
六年級:顧建珍 顧愛英 徐鳳蘭 唐月娟 施燕景
五、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各備課組制訂教學計劃,教研組制定教研計劃;
2.做好組內教師一人一課安排工作;
3.導師聽課指導活動,教研活動開始;
4.做好學校興趣班開班工作。
5. 顧學寨老師開課。
三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師徒互相聽課,青年教師向學校作匯報課;
3. 龔華、顧建珍老師開課。
4.組織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協助教科室做好課題研究文集的出版工作。
四月份:
1. 教學常規檢查;
2. 各備課組為陸小琴、徐鳳蘭、李耀剛、龔華老師集體備課。
3. 施燕景、李耀剛、陸小琴、徐鳳蘭、邱立奇、龔華開課并進行評課。
五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師徒互相聽課,青年教師向學校作匯報課。
3.各備課組為陸小琴、唐月娟、李耀剛老師集體備課,這三位老師在上課前說課。
4. 陸小琴、唐月娟、陸惠芳、孫琴英、顧愛英、李耀剛老師開課并進行評課。
六月份:
1.教學七認真工作檢查。
2.趙永芳上課,五年級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
3.做好期終教學質量監測,期末質量分析工作。
楓橋中心小學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一人一課活動安排
周次 日期 節次 上課教師 內 容 地 點 課型
3 2.28 顧學寨 盧溝橋烽火 研究課
6 3.1 龔華 三顧茅廬 研究課
7 3.28 顧建珍 真情的回報 研究課
8 4.4 施燕景 孔子游春 研究課
8 4.4 李耀剛 生命的壯歌 研究課
9 4.11 陸小琴 天游峰的掃路人 研究課
10 4.8 徐鳳蘭 白鷺 研究課
11 4.25 邱立奇 特殊的葬禮 研究課
12 4.30 龔華,楓橋中心小學高年級語文科研組工作計劃
古詩兩首 研究課
13 5.9 陸小琴 月光啟蒙 研究課
14 5.16 唐月娟 秦兵馬俑 研究課
14 5.16 陸惠芳 特殊的葬禮 研究課
15 5.23 孫琴英 望月 研究課
15 5.23 顧愛英 秦兵馬俑 研究課
16 5.30 李耀剛 黃河的主人 研究課
17 6.6 趙永芳 三借芭蕉扇 研究課
教研工作計劃 篇5
本學年我們要繼續圍繞“抓課程、抓課堂、抓評價”等關鍵環節,以推進新課程實施為重點,以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教學研討載體,以課題研究為先導,重心下移,聚集課堂,求真務實,努力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實效,促進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升。
一、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加強課程實施研究
新的學年,新課程改革要在科學操作、整體推進、自覺反思、不斷調整的基礎上,把握重點難點,把握推進節奏,力求課程改革改出實效、改出質量。
1、科學操作。深入研究新教材,準確理解教學內容,把握教學要求,
2、整體推進。鼓勵教和倡導教師盡可能在7-9年級實行循環,重視研究教材體系,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3、自覺反思。利用各種反思形式開展教研工作。①課標教材學習深度的反思;②反思新課堂教學的效度;③反思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改變程度。
4、不斷調整。新課程推進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不斷的調整,通過集體備課、教學活動、案例分析、反思我的課堂等活動不斷的調整我們教學行為。
二、聚焦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率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
新的一年里,一要加強新課程實驗研究,聚焦課堂教學,關注研究常態教學,積極探索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新途徑。積極組織開展以“讀懂課標、讀透教材”為主題的研討活動和“人人上達標課”活動,以此為載體,組織教師研究課堂、評價課堂、改善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充分發揮學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盤活教育資源。
二要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有效性課堂要實現“五個轉變”:
、倌繕松希蓡渭兊臑閷W生考試而轉變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趦热萆,由單一的書本知識轉變到聯系生活、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上來;
、蹖ο笊嫌芍恢匾暽贁导庾由D變到關注學困生,面向全體學生上來,樹立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的思想;
、芤笊希梢坏肚修D變到發展學生個性上來;
⑤方法上由被動式轉變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來,變學會為會學。
三、強化管理,創新校本教研制度
1、加強集體備課,把握基礎知識,用集體智慧打造智慧的集體。
2、加強教學管理,落實常規。
3、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教師群體成長。
教師培訓從四個方面促其成長:①認真學習研究成果,提升理論素養,站得高才能看得遠;②學習研究歷史知識,提升課堂駕馭能力;③學會怎樣引導學生學習;④為青年教師成長打造平臺,創造各種條件。
四、深化課題研究,更關注過程,提高教學教研水平
課題研究是提升教師教學智慧的有效載體,是解決教育教學關鍵問題的有效途徑。課題研究不要覺得太高深,要樹立“問題即課題”、“分析即研究”、“解決即成果”
附:主要活動安排 十月份:1、組織骨干教師開展送課到;顒樱2、召開歷史學科研討會; 3、期中測試命題;4、參加對峪山一中教學視導工作。3、推選參加全市初中歷史說課競賽的優秀選手。 十二月份:1、參與學段統一組織的教學工作檢查;2、認真做好—學年度上學期期末科學文化素質測試初中歷史的命題工作;3、搞好對三個年級歷史新課標、新教材使用情況的調研小結。4、組織教師參加全省歷史教學年會。
【教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教研工作計劃01-02
教研工作計劃02-24
對教研的工作計劃07-20
數學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05-15
教研員教研工作計劃最新06-14
物理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03-19
縣教研室教研工作計劃07-13
教研員歷史教研工作計劃07-27
物理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06-16
小學綜合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