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偨Y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患糾紛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1
一、發生原因
1、病人方面因素
。1)患者對專業醫學常識了解甚少,對醫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時,就對醫療過程或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懷疑、抱怨。
。2)參與醫療糾紛的對象不斷擴大。有策劃有組織干擾正常醫療工作,大造聲勢,漫天要價。
。3)患者及家屬對醫療糾紛不進行司法處理。許多患者、家屬明知自我無理取鬧或醫院無過錯,偏要進行“協商”,對醫院實行敲詐勒索。
2、醫院職責方面的原因
(1)、工作職責心不強,服務態度生硬;對病情觀察不仔細,導致診斷錯誤;值班不堅守崗位,搶救不及時;對急、危重病人不及時轉院,延誤治療;
(2)、“馬虎”現象:操作不到位,技術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實,敷衍了事,違反醫療操作規程;(3)違反《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糾紛發生后處于舉證不力的境地;
(4)更嚴重的是上下級醫師或同行之間在病人面前相互拆臺,導致醫患糾紛一觸即發;
。5)違反醫療機構的規章制度,不能服從管理。
二、預防措施
1、轉變服務觀念。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改善服務態度,加強職責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要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醫務人員必須切實重視患者的權利,轉變醫療作風。醫療人員在診療病人的過程中,應充分讓病人與家屬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將采行的檢查或治療原因和可能之結果,讓病人與家屬感覺受到尊重與參與感。對嚴重副作用的藥物以盡到事前告知之義務;對于病情治療的愈后狀況之措辭應較為謹慎,不要向病人保證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讓病人有錯誤之期待,對于一個可理解的病人,雖然可能確信病人會有好的結果,也不要輕易給予承諾;解釋病情時,應統一口徑后,方可向病人家屬解釋,醫療人員應當站在病人的立場思考,以病人與家屬能夠理解的措辭與用語,并確認他們已經正確了解所要傳達的訊息。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重點防范以上多發環節,在臨床工作中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嚴格按規范進行診療操作,醫護人員要把查對意識和醫療職責結合在一齊,貫徹于醫療活動中,使其成為醫護人員的基本素質。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病案管理制度,可減少醫療糾紛以及醫療糾紛的復雜性。病案作為醫療檔案,是醫生對病情分析和處理的真實記錄,當發生糾紛時,它又是出具醫療鑒定和調解處理醫療糾紛的主要依據。病歷是醫護人員臨床思維的`憑證,是診療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有很強的書證作用,是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司法鑒定的重要依據。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療文件的記錄存在缺陷,必使醫院處于舉證不力的境地。所以,各醫務人員要嚴格規范書寫病歷,異常是病歷書寫中常見的問題。各種醫療文件應按照有關規定詳細記錄、及時完成,異常嚴格履行告知義務、搶救、會診、手術、麻醉、上級醫師查房、交接班等記錄。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應當用雙線劃在錯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先的字跡。
4、醫護人員應增強法律意識。由于全社會法制觀念的逐步確立,患者及家屬維權意識大大增強,當前的現狀是:一方面,個別醫務人員沒有根據法律規定約束自我的行為,發生醫療事故損害了患者的權益;另一方面,醫院和醫務人員對目前所處的法律環境認識不清,缺乏法律意識,從而不能很好地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三、處理的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發生后,應當立即將有關情景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并向患者通報、解釋。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能夠經過三種途徑解決:一是自行協商,醫患雙方能夠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并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二是醫調會,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醫調會是作為醫、患之外的第三方介入調解的機構。第三種途徑就是司法裁決。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后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2
我院醫患糾紛調解辦公室成立以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領導下,全體工作人員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高效投入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充分發揮調解平等協商、互諒互讓、不傷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作用,確保醫患糾紛定性、定責以及調解過程的公平、公正和權威,積極化解醫患糾紛,使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更好的維護,維護了正常醫療秩序,為百姓創造了和諧的就醫環境,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組建機構,建章立制
根據醫院各科室的推薦,組建醫學專家庫。為使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依照國家法律、政策和有關文件要求,借鑒外地經驗,制定涵蓋調解工作各個環節的相關制度,包括《來訪接待制度》、《來信回函制度》、《調解指南》、《當事人須知》、《調解紀律》、《調解原則》、《回避制度》、《回訪制度》等,初步形成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制度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此外,醫調辦公室還實現了來訪登記、受理、調解、結案等環節的動態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二、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醫患糾紛調解既是我院行政工作的一項重大創新舉措,更是一項民生工程,對積極探索和研究解決新時期的醫患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發揮優勢,初見成效
我們在接待和處理醫患糾紛過程中,始終站在中間立場,靠辛勒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想方設法通過法、理、情來做各方的.說服工作,贏得各方認可和贊許,雖然沒有公權力,但逐漸形成了較強的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xx年,共受理醫患糾紛2起,醫調辦公室實際組織調解2起。達成調解協議的有1起,調解成功率達50%。共索賠35000元,由于調解協議是雙方自愿達成的,確保了100%的履行率。
醫患糾紛調解辦公室的工作是一項全新工作,從目前的工作情況看,雖然是剛剛起步,但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認為,如果能讓所有的醫患糾紛都引入到醫患糾紛調辦公室來調解,而不再使醫患糾紛雙方發生直接的矛盾沖突,那我們成立這一機構的目的就達到了。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3
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關系病人生命安危、關系醫院生存發展。我院近年來通過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強化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全院的醫療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醫療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偨Y我院在防范醫患糾紛等醫療安全工作方面主要圍繞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強院內感染管理工作、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改進服務態度等為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為提高醫療安全意識,醫院召開會議,開展全員醫療安全教育,帶領全院職工牢固樹立醫療質量安全是醫療的生命線,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二、醫院成立了由院領導、科室組長和各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定期分析研究存在和發現的隱患及問題,并持續改進醫療護理質量。
三、由各科室組長定期召開科室周會,督促科室成員定期檢查各服務環節,加強安全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各種操作規程,防范各種醫療矛盾和糾紛。形成了院長科組長科室成員的三級管理負責制。
四、嚴抓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1、嚴格按照診療規范開展臨床工作,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三級醫師查房制、會診制度等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認真遵守無菌技術、消毒隔離等操作常規。
3、認真落實執業醫師管理制度,對未取得執業資格人員不單獨執業,一律在具有執業資格人員帶教下工作。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有交接、交接有記錄,對疑難重危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做到“口頭、書面、床旁”三交接。
5、制定了醫務人員考核評分細則及獎懲制度,并成立了考核小組,每月抽查考核所有臨床醫生的處方及病歷,認真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并兌現獎懲。
6、每月由科主任牽頭,進行各科的業務學習培訓,更新診治方面的.新知識和新進展。
五、落實各項制度,加強醫患溝通,增進醫患理解。在所有與患者及家屬接觸的診療過程中,加強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爭取得到他們的配合和理解,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同時要求各科室:增強對不良反應事件的敏感性,發現問題及時處置上報;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嚴把醫療技術準入關;科主任護士長加強科室醫療質量管理,重視和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科組間嚴禁互相在服務對象面前推拖指責等。
六、在化驗室的安全管理方面,重點做到:
。1)制定完善院內標本采集管理制度、化驗室質控規定、消毒隔離制度、醫療廢物處理制度、一次性用品使用登記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
。2)檢驗人員加強自我防護,做好職業暴露防護處置,定期安排接受上級培訓、學習;
。3)認真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法》《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要求開展檢驗工作;
(4)定期對檢驗場所進行消毒,請縣級醫院專業人員對檢驗設備進行校對,對檢驗結果進行審核等;
(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按照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消毒處置。
雖然從全院的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和業務收入全面增長這些成績充分說明群眾對我院服務的信任度有所提高。我院的醫療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醫務人員工作量大,工作壓力也很大,容易發生醫療安全事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還應該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加強三基知識培訓,提高服務能力,總結經驗教訓,確保方方面面醫療安全,做到:
1、進一步強化環節管理。要針對醫療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加強管理,減少疏忽,防止糾紛的發生。
2、加強門急診管理和生命救護綠色通道建設,做到人員、技術、設備、服務和管理五到位。
3、加強高?剖业墓芾恚嗅槍π缘倪M行自查,落實消毒制度,防止醫院感染的發生。
4、加強高危人群的管理,對病人投訴多,意見大,發生過醫療糾紛的職工,醫院要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技術水平,改進服務態度,做到重點培訓,重點管理。
5、不斷提高醫療護理人員診療技術水平,優化人員結構,鞏固“三基三嚴”大練兵取得成果,提高服務能力。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4
我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掛牌成立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領導下,全體工作人員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高效投入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平等協商、互諒互讓、不傷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作用,確保醫患糾紛定性、定責以及調解過程的公平、公正和權威,積極化解醫患糾紛,使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更好的維護,維護了正常醫療秩序,為百姓創造了和諧的就醫環境,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組建機構,建章立制。
根據市衛生局和市律師協會的推薦,組建醫學專家庫和法學專家庫。市司法局分管領導親自為105名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公道正派的主任醫師、主任律師頒發聘書。為使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依照國家法律、政策和有關文件要求,借鑒外地經驗,制定涵蓋調解工作各個環節的相關制度,包括《來訪接待制度》、《來信回函制度》、《調解指南》、《當事人須知》、《調解紀律》、《調解原則》、《回避制度》、《回訪制度》等,初步形成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制度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此外,醫調委還實現了來訪登記、受理、調解、結案等環節的動態管理和信息自動化。
二、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醫患糾紛調解既是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項重大創新舉措,更是一項民生工程,對積極探索和研究解決新時期的醫患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的掛牌成立儀式上,我們邀請了xx日報、法制日報、電視臺、人民廣播電臺、商報、晚報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和報道,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電視臺《司法行政視點》就醫患糾紛調解適時制作了兩期專題節目。醫調委在辦公場所全文公布了《人民調解法》和《廈門市醫患糾紛處置暫行辦法》,還不定期編發醫患糾紛調解簡報,在人流多的地方解答咨詢、發放《醫患糾紛調解法律法規匯編》和《醫患糾紛調解指南》等材料。通過廣泛宣傳,市醫調委運作以來,得到了廣大市民特別是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普遍歡迎和高度贊揚,在全市初步形成了有醫患糾紛通過正常的調解渠道解決的新途徑,“醫鬧”現象大幅度減少。
三、發揮優勢,初見成效。
第三方調解醫患糾紛是完全獨立于醫患雙方的中立性機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以往患方對醫方的解釋和醫學鑒定的懷疑和不信任。我們在接待和處理醫患糾紛過程中,始終站在中間立場,靠辛勒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想方設法通過法、理、情來做各方的說服工作,贏得各方認可和贊許,雖然沒有公權力,但逐漸形成了較強的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xx年,共接待醫患糾紛來訪咨詢xxx起,受理醫患糾紛調解申請xx起,市醫調委實際組織調解xx起。達成調解協議的有xx起,調解成功率達70%。共索賠7859452元,由于調解協議是雙方自愿達成的,確保了100%的履行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是一項全新工作,從目前全市的.工作情況看,雖然是剛剛起步,但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有一些歷史遺留的,老上訪的疑難性醫患糾紛也有尋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介入和調解的意向。我們認為,如果能讓所有的醫患糾紛都引入到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來調解,而不再使醫患糾紛雙方發生直接的矛盾沖突,那我們成立這一機構的目的就達到了,影響全市穩定的一大難題就破解了。下步的工作重點,一是建議盡快成立各區醫患糾紛調解機構。中央綜治辦、衛生部、司法部和省綜治辦、省衛生廳、省司法廳及市政府辦公廳的文件明確規定縣(區)都要成立醫患糾紛調委會。我市現有1500余家合法醫療機構,每年發生重大醫患糾紛均超過300起。全市各區各鎮街均相當重視醫患糾紛調解工作,作為綜治維穩工作的重要內容,主動介入,積極調解,F迫切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成立各區醫患糾紛調解機構,以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和“便民利民”的綜治原則。二是建議盡快修訂《市醫患糾紛處置暫行辦法》。
【醫患糾紛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醫患糾紛調解協議04-24
醫患表揚信范文02-18
醫療糾紛工作總結03-02
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總結02-21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11-30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15篇)04-20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15篇02-04
醫療糾紛答辯11-25
商標侵權糾紛協議03-26
糾紛協議書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