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創建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特色創建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課程方案的進程中,加強和創新陽光體育活動,讓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向上的精神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學校在深入挖掘校本資源的基礎上,提出了開發建設體育校本課程花樣跳繩。并作為我校特色品牌課程組織實施和研究。先把這一年來特色創建情況匯報如下:
一、立足校本,厚實課程底色。
1、“需要”呼喚花樣跳繩。
學生體質現狀堪憂是近幾年來加強陽光體育活動,硬性規定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的根本原因,花樣跳繩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簡便易學的活動項目適應了這一需要。三級課程的設置方案,明確了校本課程的本土特色,“花樣跳繩”作為普通跳繩的發展和創新,成了創建特色課程的需要。“花樣跳繩”所具有的多元教育功能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2、“優勢”成就花樣跳繩。
我校傳統的跳繩比賽活動,形成了大部分學生愛跳繩,會跳繩的基礎,這為花樣跳繩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跳繩加上了花樣,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具有廣泛的參與度。簡便易學,用具易配,利于推廣,安全性強,體現花樣跳繩的優越性。
二、研究論證,形成體系。
“花樣跳繩”校本課程在近三年的實踐、摸索與研究中,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課程體系。
論證設立了“花樣跳繩”的目標體系。
在教學實踐中,研究教師根據年齡特點,技能基礎,對目標體系作了深入的研究論證。主要從體能素質、技巧技能、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創新意識等方面設立目標體系。比如低年級主要培養跳繩的興趣和基本技能。中、高年級才在花樣掌握、創新、合作、速度等方面提出一定要求。同時還設立了不同項目的等級評價表。
三、課程實施,完善保障機制。
為扎實有效地落實“花樣跳繩”校本課程。學校出臺了多種保障措施,在實踐不斷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1、運用常規活動助推“花樣跳繩”的開展。一是各班設立了“花樣跳繩”晉級欄。由各班主任負責組織評價。二是每天課間操時間定為集體訓練展示時間。展示由學校按年級規定項目統一展示,訓練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集中活動既展示了訓練成果,又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組織項目比賽和跳繩節,推進“花樣跳繩”向內涵發展。學校每年組織4次單項比賽,包括:傳統花樣比賽、單人花樣比賽、多人花樣比賽和創新花樣比賽。主要以單項比賽的方式提升訓練水平。跳繩節每年一次,為期一周。運用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組織活動。其內容涵蓋了全校展示、班級展示、個人、雙人、多人花樣展示、“花樣跳繩”文化宣傳展覽、“花樣跳繩”多元育人研討活動等,以跳繩節為載體全面推進“花樣跳繩”的內涵發展。我們通過扎實的實踐與研究,取得明顯成效,初具影響力。拓寬渠道、扎實實踐、深化研究,讓“繩彩飛揚”,讓“激情四射”,讓孩子們綻放出最童真的笑顏,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小學大課間跳繩活動成特色
一陣陣歡快的笑聲,一張張開心的笑臉,在沂源縣實驗小學,每個“大課間”,都能在校園的空地上看到一群蹦蹦跳跳的孩子。跳繩活動,成了每個孩子都喜愛的體育運動。在實驗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每天上學帶一條短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每個孩子都學會了基本的跳短繩。而中高年級的孩子,更是學會了雙人配合、單人雙搖、集體跳長繩的許多花樣。
跳繩,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有效的健身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協調能力、彈跳力,也訓練了孩子的速度和耐力;跳繩,已經成為沂源縣實驗小學課外體育活動的特色項目。(美化校園環境,人人有責
近日,沂源縣實驗小學的同學們進行了“美化校園環境”義務勞動,她們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為美化校園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活動由各班班主任老師親自帶隊,親力親為,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清掃落葉、撿拾垃圾等工作。在活動中,同學們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了本次義務勞動。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鍛練了同學們的身體,磨練了勞動意志,提升了團隊精神,更反映出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小學學生隊列隊形比賽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的廣播操及隊列質量,展現實驗小學學生的精神面貌和集體主義精神,該校以廣播操隊列比賽為抓手,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范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努力營造優秀的班風、校風。近日,該校組織了24年級學生隊列比賽,經過整整半天的激烈角逐,展現了各班的風采。
賽場上,同學們個個激情高漲,口號洪亮,身姿矯健,英姿颯爽,衣著整齊,動作準確,節奏統一,充分展示了各班獨特的風采,反映了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評委們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從精神面貌、領操、動作節奏、隊列隊形等方面對各班進行考評,評出了優秀班級。最后,單連芬校長作了簡短的總結,她希望同學們要以此次隊列比賽為契機,積極鍛煉身體,不斷增強體質,發揚陽光體育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小學積極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
為堅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確保每位學生每天1小時的鍛煉時間,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目的。沂源縣實驗小學積極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中更好地放松身心,得到體育鍛煉。
我校制訂了科學、安全的活動方案,以“我運動、我健康、我陽光、我快樂”為主題,做到人人都參與,個個有項目。活動內容包含廣播操、跳繩、毽球、等等。整個活動過程以比賽為引導,既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又調動了廣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校的“大課間”活動跳起來、活起來、樂起來了,充滿了生機。學舉辦冬季跳繩比賽活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人類的美麗表情。20xx年11月30日下午,沂源縣實驗小學的操場上一片歡騰的景象,只見一根根彩繩、一個個純真的笑臉在燦爛的陽光下閃爍著光芒。為廣泛開展冬季課外體育活動,培養我們團結、拼搏的精神,我校舉行了一場緊張、激烈的跳繩比賽。通過比賽,學生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身心;提高了全體學生跳繩的能力,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豐富了他們的課間生活,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我校多元化和諧進取的教育精神。(所謂特色,是指一事物有別于他事物最顯著的地方,一般有通俗地理解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學校特色是指一學校辦學有別于他學校的地方,體現在辦學的理念、目標、策略、過程、成果之中,學校特色是學校的積淀,學校特色是學校的氣質,學校特色是學校的品牌,學校特色是學校的內生力量,學校特色也是學校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目的和任務:
明確一個目標。我校制定了特色教育的總目標,那就是:樹立特色教育的觀念,培養特色教育的興趣,研究特色教育的規律,探索發展個性的門路,爭創一流特色教育。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制定了實現這一目標分三步走的特色教育發展規劃:第一步是探索特色教育特點;第二步是爭創區、市特色教育學校;第三步是躋身于一流特色教育學校行列。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是實現特色教育的載體,它與學科課程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的開展可以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方法與步驟:本學期,我校采取了校級及班級兩級興趣小組。在校級興趣小組中開設了書法、聲樂、舞蹈、電子琴、美術、剪紙、乒乓球、籃球等興趣小組;班級開展有朗讀、數學樂園、猜謎語、成語接龍、社會實踐、科普知識等興趣小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了活動。
活動課程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式,必須通過嚴格的管理,才能使其逐步納入規范的軌道。因此,我們通過摸索初步形成了“三定、三有、三結合、五堅持”的管理辦法。
三定:一定時間;二定地點;三定小組成員。采用打亂原班級界限,依學生興趣、特長劃分小組進行活動的編班方式。
三有:一有輔導教師;二有教學計劃;三有活動記錄;每學期末,對學生興趣小組活動成績采用才藝展示的方法,并適當給予學生精神及物質鼓勵。
三結合:第一,兩種課程結合。使學科課程和興趣小組活動相互補充,互相滲透形成整體,做到基礎與特長并進。第二,課堂內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結合。結合創建和諧校園開展社會調查。第三,活動評價與學科課程評價相結合。
五堅持:一、堅持每周活動,二、堅持自由選項,三、堅持因材施教,四、堅持科學輔導,五、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①普及型:以班級為單位,要求學生全員參與。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提高不同要求,開展不同的科技活動。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科技意識,普及科技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創造實踐機會,提高動手能力。
a、四年級以折紙、剪紙、制作降落傘、小風車、畫畫表達對大自然熱愛等活動為主;
b、五年級以素描、水彩、設計科技小報等活動為主;
c、六年級以電子琴演奏及操作比賽、電子小報制作、寫科普小論文等活動為主。
多年來,我校一直注重開展特色教育,針對市、區活動的要求,發動全校學生積極參加“六個一”(讀一本科技書、看一部科普電影、寫一篇科普小論文、出一期科技小報、做一件科技小制作、召開一次科普主題班會)及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同時通過作品展示,比賽評選,層層選拔優秀苗子,進行強化訓練,參加市、區各項比賽。
②提高型: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學校組織一批對藝術活動興趣濃厚、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強、具有一定個性特長的才藝苗子,給予特殊輔導,讓他們有更豐富的想象空間,為他們鋪墊展示才藝的舞臺。輔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學生主動發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獲得滿足,每個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和諧、自由發展。我們本著“全面普及、興趣提高、能力創新”的階梯式培訓方式,也分兩個層面進行。在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中進行的主要是集中訓練,提高培訓,電子琴、水彩、素描等興趣小組,在專任音樂、美術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程度有所提高和鞏固,并盡力為他們多創造一些校內外演出、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展示特長。在其他學生中,主要是進行藝術興趣和鑒賞能力的培養,力爭在藝術環境的整體氛圍中得到熏陶。
活動重在根據學生素質培養特長;重在感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重在發展個性、因材施教,讓學生各展其能。成果及未來:
通過本學年的興趣小組活動,我校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培養了動手、動腦能力,發展了興趣和特長,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曾都區第二屆科技活動節中江月等十二名同學分別獲得科學幻想繪畫一、二、三等獎;曹思玉、王卓越等同學獲得小制作獎。在《我是校園小主人》才藝展示匯報演出中。四(4)中隊、五(3)中隊、六(5)中隊獲得團體優勝獎。學校還舉辦了數次手抄報競賽和書畫展覽,并在新街電視臺播放,受到了師生及學生家長的好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學校特色教育不僅為學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為他們展現興趣、愛好,提供足夠的空間。學校連續幾年舉辦“小小俱樂部”,培養出了上百名“小歌手”、“小舞蹈家”、“小畫家”、“小書法家”、“小演奏家”等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一年來,興趣小組為學生們提供了平臺,學生在興趣小組的學習中學到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得到課后的延伸、發展,學生們能按自己的個性、興趣、健康的成長。
成績是喜人的,但付出也是艱辛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相信來年的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收獲。高小正在向更高的目標奮進。
【特色創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05-20
花樣跳繩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范文12-26
幼兒園特色班級創建工作計劃01-25
班級特色工作總結03-20
德育特色工作總結03-07
特色學校工作總結02-21
班級特色工作總結15篇03-21
中醫特色護理工作總結01-13
文明創建工作總結03-04